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職業體育背後尷尬的球迷文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29 00:35:58  


 
  現世安穩,甚至不少男子漢的身上也多了些溫婉如玉,少了點陽剛氣息。當不少人崇尚成為一枚散發著中性氣質的文藝青年時,我們是否還需要留存些許血性和野性的基因?

  碰撞是讓球迷文化強壯起來的必經課程,但碰撞並非簡單的謾罵和粗暴的發洩。CBA總決賽的首場比賽,“京罵”成了再也無法避諱的問題。儘管轉播商已經將現場聲壓低到極致,但幾萬人同時喊出的那兩個字還是清清楚楚傳到了千千萬萬人的耳中,讓多少陪孩子看轉播的父母感到汗顔。於是,中國籃協祭出取消主場的終極重拳,北京隊更是連夜拍攝了勸告球迷文明觀賽的視頻,最終才刹住了“京罵”疾馳的步伐。

  也許還是這句古老的奧林匹克格言能夠給體育比賽,同時也是球迷文化的碰撞以最好詮釋:“你是我的對手,但不是我的敵人,你的反抗給了我力量,你的意志給了我勇氣,你的精神讓我高尚。”

文化經營:“圈養”還是“放養”

  近年來,打造球迷文化似乎在朝著訓練球迷聽話的方向演變,甚至不少教練和球員對球迷的看法也讓人目瞪口呆。2011年在廣州進行的斯坦科維奇杯上,中國男籃主教練鄧華德談到喊他下課的球迷時,曾暴出雷語:“你們媒體該好好教育教育這幫球迷!”

  這句話當時就讓人瞠目,但其實不少人心中恰恰是這樣想的,只是鄧華德把話說出來了而已。教練成績不好被喊下課,球員打不出水平被狂噓,裁判判罰引爭議被喊“黑哨”。如果球迷被劃定嚴格的活動區域、制定嚴密的行為規範,被老老實實地“圈養”起來,當然會讓主管部門、教練、球員們少一些煩心事。

  然而,體育從業者必須弄清楚一個事實,一切職業化的基礎都是球迷,不管他們是買了門票、紀念品還是看了廣告。不打折扣地說,球迷就是球員、教練和俱樂部的衣食父母,也自然是籃協、足協這些組織的根本經濟來源。

  球迷文化不能圈養,但卻可以細心經營。國外一些知名俱樂部定期組織對球迷的關懷活動,甚至走進社區,到球迷家中做客。在進行慈善活動時,也頻頻邀請球迷參加。國內一些剛剛起步的俱樂部的做法也讓人眼前一亮。3月初廣州恒大在韓國全州擊敗全北現代的比賽結束後,幾名恒大球迷收拾垃圾的照片被發到了微博上,很快轉發量就達到上萬,被不少網友冠以“最美球迷”的稱號。更有網友表示,廣州恒大不僅僅在球場上展現了中國俱樂部的威風,而且球迷的比拼也完勝對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