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難得“五一”小長假 別打擾“勞模”劉國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30 09:06:42  


  中評社北京4月30日電/邁過倫敦奧運會倒計時100天的門檻,作為“國球”的男隊主教練,劉國梁的日程已經不是忙或不忙的區別了。毫不誇張地說,他和他的國乒弟子們肩頭背負的,是整個民族的驕傲。

  新華社報道,四年前率隊奪得北京奧運會的乒乓球男團、男單兩塊金牌時,以運動員、教練員身份多次助五星紅旗在國際賽場升起的劉國梁流下了激動的淚水,他在此後見諸報端的《我的國球情結》中寫道:“乒乓球被譽為‘國球’,是全國人民引以為豪的運動,是中國人心中的牽掛,象徵著勝利和榮譽。……作為中國乒乓球隊的一員,從進隊那天開始就要承受兩樣東西:一是特別的榮譽,二是特殊的壓力。”

  他既如此教導自己的隊員,也曾這樣親身踐行。

  1986年,年僅10歲的劉國梁被父親劉佔勝帶到了北京,他和哥哥劉國棟以及另一名小選手一起,先是在誕生過很多世界冠軍的什剎海體校橫掃全場,接著又去先農壇挑戰北京市乒乓球隊,劉國梁的七八場比賽裡只輸了一場,沒等他回到河南新鄉,八一男子乒乓球隊徵召他入伍的通知書已經寄到了家中。

  1989年入選國家青年隊,兩年後破格晉陞國家隊,15歲的劉國梁成為當時男隊年齡最小的一名國手。第二年6月的中國公開賽上,16歲的他一鳴驚人,將鋒芒正盛的瑞典人瓦爾德內爾挑落馬下,為低谷中的國乒男隊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1995年天津世乒賽,劉國梁在男團決賽前主動請纓未果,成了“掛名的世界冠軍”,憋著一口氣的他在單打比賽中大放異彩,再次扮演老瓦“剋星”並一路殺進決賽,與另一名國乒新秀孔令輝會師,展開了一段閃耀整個時代的“雙子星”傳奇。

  1996年,搭上亞特蘭大奧運會末班車的劉國梁超水準發揮,一舉問鼎男單、男雙雙料冠軍,及冠少年的脖子上掛著兩塊奧運金牌凱旋,風光一時無兩。三年之後的荷蘭世乒賽上,他幾乎被另一名新生虎將遏制,但憑著豐富的臨場經驗和堅定的必勝信心,劉國梁決賽決勝局絕殺馬琳,成為中國乒乓球隊第一個奧運會、世乒賽、世界盃的大滿貫冠軍。

  成績背後是成噸的汗水和幾近瘋魔的刻苦努力,一次練習上萬次揮臂、每天跑動上萬米,肩部損傷了忍著痛練、腳打血泡了墊上海綿練,對於劉國梁來說不過是家常便飯,如果能有幸見到他當年訓練用的球拍,那球板和手柄上據說都磨出了磕槽和指印坑。

  乒乓球是聰明人的運動,這一共識在劉國梁身上則表現為卓越的乒乓球智慧。退役時,面對出國、經商或者打俱樂部聯賽等經濟回報更高的出路,劉國梁選擇了留在國家隊執教,將他豐厚的經驗、高超的技術以及靈活的戰術思路對新一代國手們傾囊相授,使他豐盛的乒乓球生命得以最大限度地延續。

  2002年6月退役,隨即出任國乒男隊助理教練,僅僅10個月後便以27歲的年紀成為國家隊歷史上最年輕的主教練,劉國梁的“三級跳”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2004年多哈世乒賽上,他帶領中國男隊蟬聯男團冠軍,第14次在斯韋思林杯上刻上“China”字樣,並從此再沒讓這尊獎盃易手。類似的情節也發生在世乒賽男單、世界盃單打和團體,以及每年大大小小的多個國際賽事上,2008年“家門口”的奧運會上,劉國梁和他的國乒男隊更是讓國歌兩次奏響、讓男單決賽的頒獎台目睹了三面五星紅旗同時升起。

  “天才”?“鬼才”?劉國梁的乒乓人生當然不止是“天賦+勤奮=成功”那麼簡單。1999年的興奮劑事件、2000年吉隆坡團體決賽的失利,那長達半年的等待清白的日子對劉國梁來說是刻骨銘心的回憶,但在外人難以想像的壓力和內心煎熬下,他沒有崩潰。2000年9月的悉尼賽場上,削發明志的劉國梁成了恩師蔡振華口中那條“真正的漢子”,從困境中擺脫出來的他感慨地說:“從某種意義上說,2000年悉尼的這枚奧運銅牌比我1996年拿的兩枚金牌還來得不容易。”

  然而另一個挑戰也緊隨而至,“大球時代”的到來令劉國梁技術上面臨直接挑戰。“我的發球品質和搓球、拉球等很多技術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限制,一直沒找到很好的解決辦法”。2002年,隨著11分制、無遮擋發球等一系列新規則實行,他最終接受了退役的選擇。

  無論是當運動員還是在教練員的崗位上,劉國梁的人生從來都與祖國的乒乓球事業緊密相連,這便難怪在他的履歷表上,“兩次奧運會冠軍、3次單打世界冠軍、5次男雙世界冠軍、6次男團世界冠軍”這樣的成績旁邊,還會有“榮立一等功8次、二等功9次,多次被評為全國(全軍)十佳運動員,先後獲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五一勞動獎章、體育最高榮譽獎章、國家體育運動跨世紀人才獎、全軍英雄模範”這樣的字眼。

  他曾在《我的國球情結》中寫道:“奧運奪金,創造歷史,就是我們新一代中國乒乓人的最大情結!”4月18日倫敦奧運會倒計時100天時,他告訴記者:“奧運會是從備戰開始的,而不是從開打開始的。”4月26日被問及奧運目標和未來時,他則回答:“目標只有一個,奪得金牌。如果國家還需要,我會堅守崗位再幹30年!”

  在難得的“五一”三天小長假裡,記者拿起手機調出劉國梁的號碼,卻最終沒有撥通。對於這位“勞模”怎樣度過奧運年的勞動節,記者不是不好奇,只是不忍打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