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掣肘
破陣 不光靠人為
奧運有別NBA 場地規則大不同
雖然“夢十”從紙面上看似乎無解,但是縱觀近兩次世界大賽,他們的奪冠也並非一路坦途。畢竟,走向世界的NBA巨星大牌們所面對的是全新的對手和全新的規則。
此次,老K教練的12人大名單中只有一名正經的中鋒——泰森.錢德勒。而潛在的金牌競爭者西班牙則有三名NBA主力中鋒在手。有人說,美國隊此舉是繼續踐行萊利的“小球”風格。然而,能在NBA奪冠的打法,未必是放之天下皆准的金科玉律。
NBA三分線為7.25米,而國際籃聯三分線為6.75米,少了0.5米;NBA的三秒區為4.88米×5.8米的長方形,國際籃聯則更小;NBA有防守3秒規則,國際籃聯不受此限制。這三項規則的不同,將直接影響NBA巨星們的威力。因為在這樣的規則體系下,聯防變得更有效,突破變得更難。而NBA的球員和教練相對對聯防研究較少,上賽季的熱火在總決賽就輸在無法破聯防。
三分線的不同也將影響巨星們的手感。在NBA,他們一般不會選擇6.75米遠的中投,那明顯不值得。在自己很陌生的投球區域出手,命中率自然也不會太高。同時,NBA籃下有進攻合理區,即便先站好了防守位置,被對方上籃者撞倒,也一樣不算帶球撞人。而FIBA無此區域,假摔變得更有威力。而假摔正是歐洲球員所擅長的。
從規則上探究,也許唯一利好的是國際籃聯規則下干擾球吹得比NBA鬆,只要球有一半左右在籃圈圓柱體外部就可以將其打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