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球員“亂穿鞋”崴了CBA的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05 10:22:54  


被罰了2萬元的馬布裡說: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最合適的鞋上場比賽,對職業球員來說,保護身體才是第一位的。
  中評社北京12月5日電/CBA聯賽主贊助商和其他品牌旗下球員之間的明爭暗鬥,近來集中體現在球員比賽時穿著的球鞋上。近段時間,主贊助商叫屈、球員叫苦、其他品牌喊冤、籃協開罰單,“亂穿鞋”成為CBA本賽季開賽以來,除麥蒂之外的最大看點。“造成現在這種各方面糾纏不清,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我們的職業化進程太過緩慢。”體育營銷領域專業人士張慶告訴記者。

  中國籃協日前開出了多張罰單,對沒有穿著聯賽主贊助商品牌球鞋的球員進行了處罰。根據中國籃協和聯賽主贊助商的合約,除特許球員(不用遮標)和外援(需要遮標)之外,其他球員必須穿著主贊助商提供的球鞋參賽。目前,共有12名球員收到了籃協的罰單,其中浙江隊的丁錦輝和北京隊的李學林都是第二次受罰。

  不過,罰款並未成為解決問題的鑰匙,相關各方仍然糾纏不清、各執一詞。作為聯賽主贊助商與中國籃協簽下了5年20億元的合同,他們確實有理由要求所有的球員按照合同辦事。但擁有自己贊助合同的球員,如果穿著主贊助商提供的球鞋,自己的利益就會受到損失。而主贊助商之外的其他品牌,對聯賽主贊助商和籃協簽訂的合同不滿,在他們看來,球員“贖身費”太高了。

  “聯賽主贊助商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因為他們是按照合同辦事。球員和其他品牌確實也有叫屈的理由,因為他們的利益受到了損害。”張慶告訴記者,“按照國際慣例,球鞋的贊助應該是球員的個人權益,籃協和主贊助商的合同對此確實欠考慮。但由於體制等原因,我國聯賽中存在目前這種情況也有它的合理性。”

  在張慶看來,在體育職業化發達的歐美等國,聯賽的主要收入來自電視轉播、門票和贊助,球員在廣告方面的利益更多體現在為球鞋代言。但在中國,聯賽的主要收入是靠贊助商。“之前的聯賽主贊助商就包括球鞋廠商,如果讓現在聯賽的主贊助商多花20倍的價錢,卻把球鞋從利益範圍內劃出去,顯然是很難的。”張慶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