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韋迪“變法”三年 中國足球在反差中是進是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26 10:23:04  


 
“校園足球人口”與“足球人口”的反差

  作為人口大國的中國實乃“足球人口”小國,2000年尚有50多萬的“足球人口”如今已降至不足2萬人——這些數字僅包括職業、業餘球員,不含社區、學校。為從長遠利益規劃足球項目成才模式,全國46座城市從2009年起相繼啟動了為期十年的校園足球發展計劃——這也是韋迪任期內的主抓項目。

  截至2012年11月,中國開展校園足球聯賽的學校達到5084所,注册學生球員19萬餘人,足球人口2700504名。韋迪曾表示,校園足球的主要目的是讓足球能夠伴隨著孩子們健康成長,他還在任職期間促成了百餘名青少年球員到足球發達國家留洋。

  但他也忽略了中國體育與教育存在矛盾的現實:高考指揮棒下多少孩子會真正選擇足球?

  2013年,比“校園足球”啟動更早的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已進入第六年,青年少體質下降問題依然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有關人士質疑,在小眼鏡、小胖墩比例不斷擴大的校園,體育課和日常鍛煉本就被擠壓甚至形式化,何談參與足球?“校園足球”計劃為孩子們參與足球創造了政策條件,但270萬的“校園足球人口”增長實際價值到底有多少?

  “因為‘校園足球’計劃開展情況會被定期檢查,所以很多學校在迎接檢查時會適時作秀,營造出虛假繁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體育部門無權過多干涉教育部門的人才評價體系,足球也不能影響學生的升學命運,因而初衷很好的“校園足球”計劃最後只能收獲“校園足球人口”虛漲的結果。

“口號足球”與“民生足球”的反差

  改革開放以來,由足球引發的社會話題和爭議沒有一個體育項目堪比,即便在國足連年戰績不利的情況下,中國民眾對足球的關注度也是巨大的。《長春晚報》資深足球記者陳勇認為:“中國百姓熱愛足球,足球對百姓來講也是民生,但是多年來中國足協一直在喊各種口號,卻很少走進基層真正聽取民聲對足球的需求和建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