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嫩哨之殤?體制之困?中加足球官員辯裁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1 10:02:22  


 
  這種體制還有一個背景:1998年國家機構改革時,各級體委大多不再獨立存在,而是並入其他機構。這使得中國裁判問題更難在政府層面得到解決。

職業化:想說“愛你”不容易

  如何破解?楊新利認為,必須從手工作坊過渡到社會化大生產,裁判培養須系統化、專業化、標準化。

  系統化首先基於組織架構建設多元化:政府和社會力量多頭並舉,借助社會力量的大原則是不違反法律和規章制度,“只有架構搭建好了,我們才能給有志於裁判的人更好地服務”。

  專業化體現在與國際足聯的接軌上。2011年,中國足協與國際足聯開始合作,內容涉及裁判培養,並將相關教材漢化。

  標準化則涵蓋擬推行的IT管理系統,這套系統可以解決裁判報名、培訓、資料搜集、考核、評價以及晉升等方面的一些問題。

  而劉虎則認為,專業人士是專業化的保證,職業裁判必須成立獨立法人機構(中國沒有)。比如美國職業裁判總公司,美足協和加足協通過該公司實現對大聯盟的管理,對足協負責,聯賽左右不了公司,實現了第三方的利益分割,能避免很多問題。中國足協在體制機制方面尚有完善空間。

  劉虎表示,裁判要職業化,好處之一是裁判比較專心,無後顧之憂。“在加拿大一個職業裁判的收入相當於白領。運動員職業化要和裁判員職業化成正比。裁判職業化之後,對年輕人也有激勵作用。”

  但楊新利認為裁判職業化在中國條件尚不成熟,“只有條件成熟,供需達到平衡才行,為了職業化而職業化不可取,要符合規律”。

  足球場不能置於真空。裁判也是人,如何防止他們執法不公、保證他們的職業道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