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體教不結合制約高校三大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4 09:10:56  


 
  中國的高水平教練集中在體育系統內,這些教練的服務單位是業餘體校、省市隊乃至國家隊。每個層次的運動隊都有自己的比賽成績任務和人才培養任務,“在人才培養上,體育系統與教育系統之間是競爭關係。”一位地方隊教練近日向記者表示,“比如某個中學出了一個練排球的好‘苗子’,運動隊和高校都有可能去找他,要二選其一時,過去,這個‘苗子’可能會去運動隊,但現在,這樣的‘苗子’通常都會選擇讀大學。” 

  “只要是選擇讀大學,那麼這樣的‘苗子’對運動隊來說就沒有任何意義了。所以,運動隊現在只能先下手為強,在‘苗子’的中學階段、甚至小學階段,在沒有明確可以上大學之前,就與孩子的家長簽約,確保孩子今後一定會進入專業隊,只有這樣的孩子,才能得到專業隊的高水平教練給予的專業訓練。其他的孩子,哪怕天賦再高,只要不確定進入專業隊,基本不會對其進行培養。”這名教練介紹,“這就是為什麼高校從中學招到的體育特長生基本功普遍較差,即便日後再進行雕琢,也已經錯失了打基礎的最佳年齡。”

  有很多體育特長生只是把自己的體育特長作為進入大學的“敲門磚”,並非真正喜歡,這也限制了他們在高校階段繼續提升競技水平的空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男排主教練周放曾向記者表示,大學的高水平運動隊因為缺少上升通道,大學生運動員練到畢業還是面臨找工作的問題,只有極個別的隊員能夠進入職業運動隊,這也讓大學生運動員很難把心思放在訓練上,哪怕有人是真的有天賦或真的喜歡這個運動項目。

  中國的大學生運動員很難在畢業後跨入職業運動層次,與其運動訓練水平低有關。一名地方隊教練向記者介紹,“我曾經看好一個在北京一所重點中學就讀的孩子,身體條件特別好,但不願進專業隊,而以體育特長生的身份上了大學 。到她大學畢業時,身體條件仍然很好,但運動水平太低,這和缺少高強度、高質量的訓練有直接關係,即便她再進入專業隊也沒辦法達到她本能達到的競技水平了。”

  率隊參加此次大運會男足比賽的金志揚,希望國家將更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投入到基層,但現實是,體育系統與教育系統之間存在著深深的鴻溝。體育系統掌握著中國競技體育最多和最好的教練、科研、場地等資源,但出於“不能替他人做嫁衣”的心理,這些資源很難為教育系統所用,而教育系統在高水平運動隊的教練水平和訓練條件上,不僅遠遠落後於國內的專業運動隊,相比國外很多國家和地區的同等隊伍,也有明顯差距。

  中國大學生代表團在舉重、跳水、乒乓球和羽毛球等小項上,仍能派出具有專業運動員背景的大學生參賽並奪取優異成績,但這些金牌無法掩蓋中國高校“三大球”整體實力不足的缺陷。

  “體教結合”或是“教體結合”的口號在中國體育界、教育界已經呼喊了多年,所有人都知道,體育、教育不可分割。但事實上,中國的體育、教育兩個系統至今依然分道揚鑣,很難走到一起。(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