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籃球的東莞模式——訪東莞副市長喻麗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03 12:26:07


  中評社北京9月3日電/“提起東莞就會想到籃球,提起籃球大家就會想到東莞。”東莞市副市長喻麗君說,籃球已經成為這個城市一張亮麗的名片,未來她更希望讓東莞成為中國籃球的代名詞。

  全國唯一一個擁有兩支CBA球隊的城市;全市每平方公里就有約4塊籃球場;每村至少有一塊塑膠場地的燈光球場;每年上萬場籃球活動……這些數據,讓這個面積2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上千萬的城市充滿自豪。東莞的籃球氛圍,也是剛結束的姚基金籃球慈善賽登陸這裡的原因。

  職業的籃球

  用喻麗君的話說,“籃球就是東莞的血液”。她介紹,民國初期籃球在東莞就有所推廣,1984年,東莞常平的農民男子籃球隊奪得了全國第一屆“豐收杯”冠軍;9年後,宏遠成為全國第一家民營籃球俱樂部,並從2004年起,在CBA打造了10年8冠的“廣東王朝”。

  職業籃球的輝煌與東莞民營企業的踴躍參與分不開。喻麗君介紹,宏遠、新世紀俱樂部的發展與企業和企業文化密切相關,企業老板自己就是籃球迷,又覺得籃球可打造企業文化,增強員工凝聚力。而隨著球隊成績的攀升,兩支球隊成為市民的驕傲,企業在全國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水漲船高。

  事實上,東莞曾一共有4支職業俱樂部,柏寧和新力寶在NBL成績很好,但由於CBA規定一個城市不能有兩支以上的球隊而無法升入CBA,所以都離開了東莞,成為現在的湖南柏寧和陝西信達。

  全民的籃球

  東莞籃球因CBA戰績聞名全國,但群眾基礎才是其生命之源。“村村都有籃球場、家家都有籃球迷、天天都有籃球賽”這句令東莞人引以為傲的話,絕非虛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