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國青崛起”背後:結果需推敲 魯能球員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6 13:13:58


10月13日,中國隊球員韋世豪(左)在比賽中防守。
  中評社北京10月16日電/正在緬甸舉行的U19亞青賽,中國青年隊已經殺入八強,有望在時隔九年之後再次殺入世青賽。這支U19國青隊的主教練鄭雄,是一位退役警察,執教能力備受質疑。但是,全隊23名球員之中,有13人來自海外。如此一來,許多評論都認為是“留洋”救了中國足球。不過,這群年輕人的留洋之路,並不如大家想象的那樣光鮮亮麗。留洋這幾年,與其說是提升了他們的球技,更不如說是磨練了他們的心智。 

  選拔結果值得推敲

  最近這幾年,從中國足協到各家俱樂部,紛紛篩選年輕球員出國留學。2011年,韋迪擔任中國足協負責人期間,提出了一個宏偉的計劃,准備在五年之內至少派出五百名小球員,前往歐美發達國家留學。此外,許多職業足球俱樂部也先後派出隊員留洋。

  在這個凡事都要考慮“關系”的國家,職業足球也不能免俗。在中國足協選拔球員出國的過程之中,相關各方都出台了嚴格的操作規定。不過,也有部分家境優越的平庸選手,頂替了一些家境普通的天才小將。有些地方足協為了全運會戰略,生怕小球員留洋後無法參加全運會,堅決不同意他們參加出國選拔。出國留洋之後,在選擇外籍教練、飲食、住宿等方面,也曾傳出一些負面傳聞。由於矛盾越積越多,贊助商的態度逐漸變冷。

  由於事先缺乏溝通,2011年派往葡萄牙的1993、1994年留洋隊伍,沒有達到葡萄牙足協要求的成年標准,無法在當地足協註冊、參賽。韋迪也曾多次求助於國際足聯,為這批孩子申請正式註冊資格,後來都沒有進展。為了避免巴西健力寶隊“集體培養”的弊端,41名小球員被分在8家葡萄牙俱樂部。一個賽季下來,每人都踢了50多場比賽,不過大多數是熱身賽與友誼賽。

  官派留洋敗給“潛規則”

  留葡小球員在葡萄牙待了兩年後,韋迪在2013年被調離了中國足協。韋迪的繼任者認為,中國足協作為行業管理者牽頭組織球員留洋,很容易產生一系列連帶問題。比如,留洋球員的選拔是不是公平、公開、公正?中國足協作為事業單位,與職業俱樂部建立合作,是否會因為相關利益而存違規之嫌?對部分球員原屬俱樂部,應該付出多少經濟補償?留洋球員學成歸來後,所有權屬於何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