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感嘆恒大對於中國排球的“薄情”。的確,資本大佬變臉太快。恒大女排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但是,雙方緣盡的根本原因還是排球聯賽自身的發展環境。
在真正的職業聯賽中,運動員是最核心、最有價值的資源,合理的轉會制度能讓運動員的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並且帶動資本的投入,同時吸引更多年輕人對這個項目的關注、參與和投入。而現實情況是,優秀排球運動員人才本來就很稀缺,以體工隊體制為主流的聯賽隊伍為了全運會的利益想方設法限制人員流動,轉會市場死水一潭。球員流動不起來,聯賽缺乏變化和活力,對資本也難以形成持續的吸引力。
潘志琛出任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之後,試圖對內、外援轉會政策作出調整。然而,上賽季“三外援新政”擱淺,本賽季“強制掛牌轉會”的舉措也未能收到預想效果。轉會制度改革阻力重重,舉步維艱。
排球在中國曾與足球、籃球並稱為三大球,但如今和足球、籃球漸行漸遠。儘管中國女排的戰績時常給球迷們帶來慰藉,但是排球項目的參與度、關注度卻被足球、籃球甩得越來越遠。恒大的高調而來、低調而去只是表象,更令人擔憂的是排球聯賽的職業化改革踟蹰不前。
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了“創新體制機制,簡政放權,取消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審批,推動職業體育改革,創新體育場館運營機制”的任務。從某種程度上講,中國的職業聯賽和職業體育迎來了政策層面的春天。如果這趟快車中國排球再搭不上,就真有可能“自己玩壞自己”。(來源: 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