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校園足球將成為學生成長的優質“催化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28 15:39:29


 
  媽媽的驕傲在於,足球訓練讓他的兒子充滿活力,而在課堂上對數學有偏好的兒子,今年初還給家裡帶來了“迎春杯”一等獎的獎狀。

  “迎春杯”是一項傳統數學競賽,按照教育界專家的說法,“迎春杯一等獎”的孩子“名牌中學都搶著要”,“他們足球隊不止王梓翔一個人是一等獎,因為‘迎春杯’決賽那天正好球隊出發去集訓,我跟教練說我們要請一天假,這才知道他們隊還有兩個孩子也是同樣原因請了一天假。”曹春說,“後來媽媽們一聊,這三個孩子都是一等獎。”

  和20年前的專業體校模式相比,如今在校園裡接受足球技能訓練的孩子,再也不是班裡的所謂“差生”,張欣欣說,“足球隊20多個孩子,一半以上是三好學生,學習成績不好的,球隊不歡迎,事實也證明了學習和踢球完全不矛盾,只要我們幫孩子們安排好時間,他們的表現甚至會超出家長的預期。”

  但當“足球”被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孩子熱捧時,有一種“唯足球論”的擔憂被很多人提出,以致於上周“山東省暫停大學生籃球、排球聯賽”的消息,使得“足球”被迅速推到多種校園體育運動的對立面,事實上山東省教育廳和省體育局只是重組資源,將足球、籃球和排球一起納入教育系統組織的校際比賽,這也讓人們在思考過後逐漸意識到,“校園足球是校園體育的起點而非終點”。

  “其實這一點我覺得非常重要,我們發展校園足球,不是跟風炒作,是希望用足球項目帶頭,推動其他體育項目的開展,比如籃球,游泳,目的是在學校裡形成一種愛運動、愛鍛煉的校園文化,所以足球固然重要,但我們也不會讓足球擠占其他體育項目的時間。”張欣欣說,“足球隊每天課後都有訓練,再加上周六一次合練,每周一共6次訓練,我們要求隊員們來4次就行,所以球隊的很多孩子愛好很廣泛,他們可以安排自己的時間去練習其他的項目。”

  王梓翔是個好例子,他除了喜歡踢球,還喜歡打乒乓球,所以每周五天課後的時間並非都用來踢球,數學興趣小組和乒乓球,也是他的選擇,媽媽對他的評價是“用腦子踢球,用足球精神學習”,“我問他累不累,他說他可以自己安排時間,踢球,打球,學數學都不耽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