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足球對抗比體操田徑安全 校園足球需保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16 13:36:47


 
  體育老師也認為,場地條件不好確實容易導致傷害。一位體育老師說:“在硬場地上踢足球,加大了膝蓋、踝關節的受傷幾率。可現實情況是,你知道鋪設人工草坪,一平米要花多少錢嗎?除了場地問題,現在的大多數孩子很少運動,運動時的自我保護能力很差,體育老師壓力很大。”為了減少傷害,這位老師透露該校一度禁止學生自帶足球,並且不允許在體育課和足球訓練之外、在體育老師不在場的情況下踢球,這一規定導致的結果是,小學生們動手用膠帶纏裹報紙,踢紙足球之風盛行。

  數據顯示

  校園運動傷害發生率比發達國家高一倍左右

  2012年6月,上海市教委以整群隨機抽樣方式抽取10歲以上的學生3250名,分別發放家長問卷和教師問卷1700份和340份,調查了解學生體育運動傷害發生率、體育運動傷害事故的處理現狀,隨後公布了《學生校園體育運動傷害事故的處理機制研究》的調查報告。統計結果顯示:當年小學及初中學生發生傷害人數共為398人,年人次發生率為13.9%,發生傷害大於或等於兩次者占傷害總人數的13.8%,而美國與德國的相關報告分別為6%、7.7%,因而就國際比較而言,我們的校園運動傷害發生率確實比較大。

  這份研究報告還談到了另一個問題,校園運動發展的主要瓶頸是“校方醫療能力不足和家長過分維權,且比例均占到一半以上。”

  該報告談到的一個現象是,“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推出之後,孩子的情感性價值或意義性價值得到強調,家長有‘傷不起’、‘不能有閃失’的感覺。且部分家長缺乏體育運動常識,不認可體育活動與生俱來的的風險性。有了這樣的心態和知識基礎,就很難正確面對體育運動風險或體育運動傷害,出現過分維權傾向也不足為奇。”

  對此,劉剛說,他常年聽到體育老師們抱怨,“經常聽到體育老師們跟我說,頭天上課娃兒跑熱了把衣服給他們脫了,回去感冒了,第二天,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起就殺過來了,‘哪個喊你脫衣服的!’”不過,劉剛也認為,年輕父母的態度和觀點正在改變,特別是那些經常陪著孩子一起運動或自己要運動的家長,他們往往對運動傷害有理性的認識和心理准備。

  走訪了法國、日本等多個青少年足球發展較好國家的劉剛,一直認為家長對於足球運動的認識還不清晰。“其實足球是一種教育方式、教育手段,培養娃兒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的精神,提高他們的協調性、靈敏性、觀察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傷害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只要孩子在球場上比賽,市民袁先生必定在場下觀戰,以便隨時處理突發情況。對於孩子踢球時發生的意外,年輕時也喜歡踢球的袁先生稱做好了思想准備:“運動難免會受傷。我兒子三年級的時候在學校踢球摔得左臂骨折,大半個學期沒能上課,我也沒去學校‘鬧事’,醫院該怎麼治療,保險公司該怎麼理賠,一切按部就班,好了繼續踢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