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再掀淘金熱 歐洲各豪門放下身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26 12:22:31


 
  但這種情況在今年得到了改變,據知情人透露,昨晚的這場比賽,拜仁出場費只有250萬歐元(其中贊助商出100萬歐元、賽事公司150歐元),恒大出場費100萬歐元。從出場費的角度來看,顯然是厚道了不少。而且以往歐洲球隊在夏天時來到中國,基本上都是踢幾場商業比賽,然後安排為數衆多的商業活動,最後剩下的時間用來游覽或是購物,這種純粹為了淘金的商業比賽,在一段時間裡,也讓國內球迷頗有微詞。細心的球迷應該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歐洲球隊現在來到中國訪問,越來越多地注重培養自己的球迷群體,他們幾乎都會安排青少年足球訓練營的活動。拜仁慕尼黑自然不必說,出訪北上廣的他們,在上海和廣州都安排了青訓營的活動,巴塞羅那也把拉馬西亞的青訓營短暫挪到了中國。甚至切爾西和沙爾克這種根本沒有商業賽事安排的球隊,也在中國開起了短暫的青訓營。

  出現這種轉變的原因,主要就在於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北京關鍵之道體育咨詢公司CEO張慶表示:“歐洲經濟的不景氣,讓歐洲俱樂部對於遠東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越來越看重。相比以往純粹的一錘子買賣,他們的目光更長遠,更注重培養長期的市場,因此在出場費上就做出了讓步,而且服務也越來越好。比如訪華的時候安排一個小小的青訓營,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對於自身形象的建立卻有很大的幫助。”而朱曉東則透露,現在幾乎所有的歐洲豪門,都在中國建立了專門的辦公室,“他們更加明白了一個道理,有付出才有收獲。”

  新聞背景

  過去幾年 國內商業足球賽 日益枯萎

  在經歷了上世紀末90年代後期以及本世紀最初的5年黃金時期後,最近幾年,商業足球賽事在國內的市場就日漸枯萎。2013年夏天,幾乎所有歐洲球隊的熱身賽都繞開了中國,一群巴西過氣球星來華比賽成了中國市場惟一一場足球商業賽。其實,當時巴薩、曼聯和阿森納等隊都曾將中國定在夏季熱身的賽程中,但他們此後卻突然表示放棄。歐洲豪門不願意來的原因很簡單,就是他們越來越大的胃口讓中方組織者無法接受,2003年皇馬中國行,皇馬出場費150萬歐元,主辦方獲純利200多萬歐元;2005年皇馬第二次來華出場費漲到300萬歐元,主辦方就只能維持收支平衡了。2010年巴薩來華,中方組織者就徹底賠本,最後只能靠有關方面的“補助金”才補齊了歐洲豪門俱樂部的出場費。這也導致衆多中國公司隨後不願意“接招”。“國外的商業比賽約50%的收入來源是轉播分成,而這個在我們這裡幾乎沒有,央視等電視台能轉我們的比賽就不錯了。”一位國內資深體育營銷人士透露,“商業比賽能否盈利,主要取決於贊助費用的多少。通常來講,只要找到理想的贊助商,比賽運作成本的百分之六七十就有了保障,再加上票房收入,整體盈利可期。但前幾年國內足球大環境不好,很難拉到大的贊助。” (來源:《成都商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