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評論:運動員的枝蔓該不該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09 15:25:00


  中評社北京12月9日電/在剛剛結束的2015年斯諾克英錦賽決賽中,中國選手梁文博不敵澳大利亞火炮羅伯遜,錯失職業生涯大型排名賽首冠。盡管如此,他也成為第三位打進英錦賽決賽的中國人。

  在中國明星選手、世界排名第九的丁俊暉首輪即遭業餘選手淘汰,周躍龍、肖國棟等多名國手相繼出局的尷尬局面下,獨苗梁文博一路坎坷、一路逆轉的神奇“救場”,著實讓中國球迷興奮了一把。
   
  技術沒有丁俊暉那麼精湛,心態沒有傅家俊那麼老成,梁文博憑什麼走到決賽?如果你看過他的比賽,會發現答案很簡單:個性。出杆時歪脖子、撅著嘴,時不時吐舌頭,或是握拳高高跳起慶祝勝利,甚至狠剁球杆……梁文博身上有一股“拼命三郎”般的精神頭。 

  也有人說,這是缺乏所謂“台球素養”的表現。不知為何,標榜個性的外國選手竟然也開始嫌棄起中國選手的“個性”來。 

  因為個性張揚,梁文博在決賽裡有些興奮過了頭,多次在搶先上手的時候出現失誤,送給澳大利亞人羅伯遜一杆清台大禮。能打無數高難度進球的梁文博,卻屢屢栽在簡單球上,難怪有人吐槽:勇武如梁文博、細膩如丁俊暉,若能合二為一,豈不更好? 

  但世界上只有一個梁文博,也只有一個丁俊暉。如果硬要將“文武雙全”作為一種標准和模式,恐怕會出問題。中國體育教育長期以來廣種薄收,正是吃了這樣的虧。大到培養觀念(如足球運動員選材,一度都是身材高大、體型魁梧),小到飲食起居、陪練人員、醫療保障,都整齊劃一,由此培養出的運動員說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都不為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