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乒乓文化彰顯中國軟實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06 08:22:23


 
  這次比賽的組織者現場安排了兩名分別說中英文的主持人,連英文主持人也不斷用“謝謝”“你好”“中國人加油”等中文詞匯調動現場氣氛。中文成為乒乓球的賽場語言,這在國外舉行的大型國際比賽中很難看到。

  中國乒乓球隊總教練劉國梁因此非常感慨:“本屆世乒賽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作為乒乓球大國的乒乓文化。我們最主要的對手日本隊中,有三分之一的教練和隊員,要麼是中國人,要麼會說中國話。在乒乓球領域,你不會說中國話,都有點不好意思。”

文化自信做大做強市場

  如何發揮乒乓球作為中國軟實力的作用,本次世乒賽給出了答案。

  首先,不管規則如何變化,中國隊必須保持強大實力。丁寧和朱雨玲間的女單決賽、馬龍和樊振東間的男單決賽,容納大約8000名觀衆的現場爆滿,觀衆最終需要的還是最高水平的較量。“實力是最大的影響力”,和足球、網球等職業比賽一樣,高水平的比賽是前提,球員來自哪裡,并不重要。

  其次,做大做強中國的乒乓球市場,讓“國球”成為大衆消費項目,觀看乒乓球比賽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中國并不缺乏乒乓球的消費者,缺的還是精品賽事。這方面,美國的籃球、棒球、橄欖球和英國的斯諾克等運動給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第三,繼續向全世界敞開大門,幫助其他國家和地區提高水平。2014年,中國乒乓球學院歐洲分院在盧森堡成立,走出了積極的一步。維克特在世乒賽期間,多次對中國教練在世界各地的貢獻提出贊揚。他為乒乓球發展指出道路,那就是與中國開展合作,把“乒乓高手都來自中國”的狀況扭轉為“乒乓高手由中國培養”,做大乒乓球這塊蛋糕,向足球和網球等運動靠攏。(來源:中國體育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