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U23新政逼教練做好算術題
http://www.CRNTT.com   2018-03-03 16:36:11


像劉奕鳴這樣擁有穩定主力位置的U23球員還很有限
  中評社北京3月3日電/“聯賽新政”毫無疑問是3月2日晚開啓的新賽季中超聯賽最熱門的話題,而有關U23本土球員的注册與上場辦法則是新規中最具現實意義的內容。在新政作用下,中超16強無論奪冠第一集團軍還是保級專業戶,除了場上鬥法外,更需要在場外精算U23球員的選用方略,稍不留神,規則掌握不到位的球隊就會落得“滿盤皆負”的後果。對於教練成員來說,新一年他們必須為U23球員的調配與使用勞心勞力,每一場比賽,他們都要絞盡腦汁作好用兵的“算術題”。

  由於早在去年中期,中國足協就明確要在今年中超、中甲聯賽深入落實U23本土球員注册與上場新規,因此在剛剛落幕的2018賽季國內足壇冬季轉會期裡,U23年齡段本土適齡球員的交易較其他年齡類別球員的交易活躍許多。按照新規則的要求,新賽季中超聯賽每場比賽每隊都至少要首發出場1名U23土將,而U23球員的上場人數不得少於當場比賽外援累計上場人數,因此對各俱樂部來說,落實新政不僅要找到理想的U23本土尖子,更需要儲備更多U23球員。

  從本周一結束的新賽季超級杯實況看,適應“U23新政”的工作非常複雜。申花在亞冠正賽前兩輪保持不敗,很大程度得益於本隊3名優質外援莫雷諾、馬丁斯、瓜林的個人能力,但超級杯的球員使用辦法與新政內容嚴格統一,雖然兩隊同時首發3外援及1名U23本土球員,但申花主力中衛李建濱早早傷退,過早打破雙方對抗的均勢,也讓申花的排兵布陣陷入被動。從表現來看,恒大鄧涵文、楊立瑜、馮博軒的U23配置明顯優於申花叢震、劉若釩、李曉明組合,而瓜林的下場更多是為滿足新規要求,申花1比4落敗,一定程度上與他們“沒用好”U23球員有關。

  中國足協推新政的初衷是挖掘、培養年輕球員,但受困於多年來國內足壇急功近利,大部分U23球員都還不具備俱樂部主心骨的實力。從上賽季情況看,建業、富力、上港、魯能等少數重青訓俱樂部的U23球員儲備相對豐厚,在人員調配方面也更從容,但大部分俱樂部同齡優質球員卻鳳毛麟角。雖然今年年初,各俱樂部都加大U23球員儲備,但由於這一年齡段絕大多數球員都非奧運適齡球員,再加上諸如鄭達倫、徐新這類上賽季的U23適齡球員本賽季超齡,因此能在俱樂部勝任主力的非常有限。在已經結束的兩輪亞冠正賽中,中超4隊中,除了權健隊劉奕鳴的主力位置比較穩定外,其餘3隊的U23球員其實都是配角。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