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劉翔為什麼離姚明越來越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21 08:56:32  


 
  而同樣是公關危機,姚明的口才和情商固然高超,但姚明的姚之隊的處理比起劉翔團隊來處理及時得當得多,更是關鍵。“劉煒事件”皆大歡喜的正面成功化解,便可見一斑。

  職業的小環境不同,生存的大環境更是懸殊。姚明在NBA這些年磨練的不只是球技,更是個性和眼界,他的幽默和急智因為獲得跨文化的視野而變得愈趨成熟,NBA的國內球迷受眾則同樣受到影響,乃至受到NBA口號“I Love This Game!”的感召,相對很多其他體育迷而言更客觀理性和享受比賽樂趣,不拘於一時成敗。

  劉翔就沒那麼好運了,他所從事的運動算上預賽也只需要幾分鐘就可決出勝負,耐看程度自然比不上籃球。再看看那些留言吧,即便是挺劉翔的言論,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我們期待他傷愈複出重回巔峰”這一類的“奧運式”鼓勵。問題是,不能重回巔峰就是失敗嗎?拿不到獎牌就不可饒恕嗎?很多人在潛意識裡仍然深受流行中國的成功學理念的影響——這並不是寬容,只不過是一種“緩刑”罷了。

  昨天,姚明在記者面前侃侃而談,面對記者惱人的提問,仍然不忘以幽默作為回敬。同一天,劉翔卻在不絕於耳的質疑聲中宣布進入半年休賽期,他的賽道命運也許終將和人們曾經的讚美一道,化為灰燼。

  我還記得,就在幾年前,劉翔還和姚明一樣愛說愛笑愛玩幽默,但現在,這樣輕鬆的笑意只留在了姚明一個人的臉上。我還記得,當年劉翔吐了吐舌頭,調皮地跳上領獎台的那一瞬間,仿佛擺脫了地心引力。我想,就算有一天劉翔重新奪得冠軍,他登上領獎台時的動作,也絕不可能再像那一天那樣輕盈灑脫、舉重若輕。面對部分民意的苛責追問和社會期待的過度重壓,現在的劉翔,沉重的不只是他的步伐。

  不懂得包容失敗、自然也不懂得如何看待成功,更不會公正對待自己的英雄。這樣的中國是沒有快樂英雄的——即使有,那也是“快了,英雄”。

  劉翔無法重奪獎牌,很多人覺得這是中國的恥辱。我倒覺得,如果連劉翔都不能保持自己過去那種擺脫引力般的簡單快樂,這才是中國真正的恥辱。(來源:網易體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