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田徑進入“冰河時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18 08:31:08  


 
  無論劉翔是否回歸賽場,田管中心的相關決策者都應吸取深刻教訓——劉翔如日中天之時,田管中心層層設防,為收獲更多回報在劉翔一人身上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國寶”的說法恰如其分。但事實證明,巨星劉翔的轟動效應並沒有帶動中國田徑的整體發展,田徑運動對於普通人群而言仍是“遠在天邊”,甚至就連劉翔自身從事的跨欄項目現在也難尋接班之人:史冬鵬、紀偉、謝文駿和江帆等國內精銳,成績只在13秒40之下,能進入世界大賽決賽就算大功告成。

  因此,失去超級巨星的中國田徑,也終於可以借此丟下沉重的心理包袱進行全盤規劃,一旦劉翔再度複出,田管中心的態度或許才是成敗關鍵。 

新鮮血液渲染本色田徑

  “現在田管中心提出了一個15(2015年田徑世錦賽)、16(2016年裡約奧運會)突破計劃,希望能在影響力大的項目上找到突破口,比如百米、跨欄和4×100米接力。”杜兆才說,“這屆世錦賽中國田徑隊整體表現還可以,基本完成了賽前任務,但面對接下來的世界大賽,中國田徑還需要更加努力。”

  “把寶押在一位超級明星身上”的失敗,卻使中國田徑不得不開始接納更多新鮮血液:張培萌、李金哲和王宇,這些非傳統意義上的年輕運動員,他們不再是“三從一大”的附屬品,他們個性更鮮明、思維更活躍,他們才是中國田徑的未來代表——李金哲說自己想有朝一日打破鮑威爾保持了21年的跳遠世界記錄;王宇除了是跳高運動員,另一個身份是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的學生,他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是“出成績就接著跳,不是那塊料就不多想”;而張培萌的成功,來自於每天下午在清華大學3個小時的訓練。

  “只能說太遺憾了,我的願望其實是想讓博爾特知道,中國人也可以成為他的對手,但是差了一點。”沒有獎牌、甚至沒有決賽,但張培萌卻因為在百米半決賽中跑出的10秒一夜之間成為中國田徑的新寵,“我還是我,不會去想有什麼太大變化,我要爭取下一次的提高。”

  “我特意數了一下,百米半決賽一共21個黑人選手,一個白人選手,就是靠有效部位把張培萌‘擠掉’的那個,到決賽,除了這個白人選手全是黑人選手,所以黃種人能夠進半決賽本身就是一種突破。張培萌差一點就進決賽創造歷史了,我相信遲早會有這麼一天。而且張培萌跑10秒的價值,最重要的是堅定了我們發展男子短跑的信心,因為傳統觀念一直認為,非黑人選手很難在百米中有所作為,但張培萌的努力證明我們的路走對了。”馮樹勇說,“短跑是整個田徑項目裡面影響力最大的,不僅是觀賞性最強,還是很多項目的基礎,所以中國田徑今後一定會大力發展短跑項目。”(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