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李寧點燃奧運主火炬 背後還有故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26 18:17:57  


李寧凌空奔向北京奧運主火炬塔。
  2008年8月8日晚,李寧手持火炬在“鳥巢”上方騰空奔跑、點燃北京奧運會主火炬塔那一經典瞬間已深深刻在無數人的腦海裏。然而,大多數人並不知道那支火炬有怎樣的來歷。26日,北京奧組委火炬技術顧問黃啟均向記者講述了關於這支火炬的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由於保密措施嚴格,直到7月24日晚,黃啟均才被告知開幕式主火炬的點火方式。點火方式的創意方案確定之後,接下來就需要黃啟均來為這個創意的實現提供技術保障支持。為此,第二天黃啟均就和技術團隊到鳥巢進行實地演練。經過兩百多次模擬試驗,黃啟均決定對原有火炬的設計進行改造:一是增加燃氣的容量;二是大幅增加排氣孔的面積和數量;三是增加一塊隔熱擋板。

  黃啟均說,普通火炬的設計燃燒時間為6到8分鐘,在主火炬點火綵排階段,李寧升空過程大約需要38秒鐘,完成點火需要4分多鐘。儘管原有火炬的燃燒時間實際上已能滿足這一要求,但為了給李寧更充足的時間,技術團隊最後還是決定將火炬內的燃氣量增加7克。這樣一來,火炬能持續燃燒9分鐘。為防止燃料泄漏,開幕式當天他們每一個小時就對火炬稱重一次。

  開幕式當晚,李寧在手持火炬升空過程中有那麼幾秒鐘人們看不到火炬在燃燒,還以為火炬熄滅了。“其實火炬沒有滅,只是火焰被風壓在了火炬內部,”黃啟均說,“綵排時就曾出現過這種情況,為解決這一問題,技術人員將火炬的排風孔由原來的近400個增加至600餘個,而且孔徑也由原來的1.2毫米擴至1.5毫米。”

  黃啟均說,當天問題主要出在李寧上升時身體有些傾斜,沒能將火炬的角度保持在最佳的30度,火焰一度被風壓在了火炬內部。

  黃啟均還透露了一個小秘密:由於李寧吊在空中時,手臂根本使不上力氣,更別說舉起重達980多克的火炬了,所以李寧手上戴著一個特製的套,把火炬固定在了手上,保證即使松手火炬也不會掉。導演組曾想過很多方法用外力支撐火炬,比如把真手臂綁上,用假肢舉著火炬等等,最後還是決定在李寧的手臂上吊上鋼絲,支撐他跑完全程。

  黃啟均的另一個身份是“祥雲”火炬製造商華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的總裁。據他透露,按照北京奧組委要求,製造“祥雲”火炬的模板將在賽後被銷毀。這意味著,2.6萬多只北京奧運會“祥雲”火炬從此成為絕版。(來源:新華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