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聚焦:誰是下一個“姚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0 14:18:53  


 
  早在2003年,美國《時代周刊》就有署名文章《下一個姚明?》。文章提到了中國另一個籃球明星易建聯是希望之星,認為“中國還有很多沒有發現的珍寶”。但這只是止于對職業籃球的分析。

  在中國國內,姚明的“粉絲”大多是出生在1980年以後的中國年輕人,姚明國際化的事業成就、謙遜的態度、健康的形象,是其成為“全民偶像”的特質和基礎,這一點在東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是相通的價值判斷。

  NBA官網專欄作家、《休斯敦紀事報》前專欄作家弗蘭•比林伯利稱讚姚明說:“他是個快樂、幽默、智慧、勤奮的年輕人,和他聊天是種享受。”NBA總裁大衛•斯特恩也表示:“姚明是一個有禮貌、有良好教養的年輕人,這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中國送給NBA最好的禮物。”

  包括一些美國人也在擔心,從某種程度上說,姚明在東西方之間“架橋”的案例不可複製。但也有人認為,他們從李娜的身上看到了姚明的影子。

  出生于1982年,上月剛剛獲得法網大滿貫賽事冠軍的李娜在中國的微博上擁有超過258萬的“粉絲”。

  不過姚明似乎在某些方面更勝一籌。姚明在國內是體制內的“英模”,早在21世紀初,他就與楊利偉等被評為“青年英模”。在上海,他的家鄉,他的照片既出現在街頭巨幅商業廣告上,也被陳列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紀念館裡。

  不少人認為,姚明的勤奮、頑強和謙遜,外加他所繼承的“雷鋒式”的集體主義精神,令他的成功是“全面的”。全國人大代表、燕京啤酒集團公司董事長李福成曾經坦言,他欽佩姚明的愛國情操。他很讚賞姚明說的那句“什麼時候讓我代表國家隊參加奧運,我就立刻回家”。也有媒體報道,姚明在美國“人緣很好”,他的表現,改變了美國人對中國人的看法。

  “和平年代成長起來的‘姚明一代’,往往沒有‘拋頭顱、灑熱血’的犧牲壯舉,但可以是與青年產生情感關聯的偶像。他們不再高高在上,他們和我們穿一樣的衣服和鞋子,和我們一樣會遭遇生活中的困擾。”上海同濟大學傳播與藝術學院副教授柳珊分析。

  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顧駿說,姚明的影響力,已經超越了他個人職業生涯的領域,這與其公開傳播的、符合當代實際的理想和價值觀不無關係。今天的中國“80後”正以他們認為“酷”的方式,秉持國家和民族的傳統美德,培養自身高尚的精神品質。

  對於中國人而言,姚明是一個多元的“中國符號”,他是年輕人努力的一個方向,同時他本身也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國國家形象片”。

  “人們對姚明退役的關切,以及對‘下一個姚明是誰’的種種猜想,也說明了中國人希望通過某種途徑,獲得與世界矚目的經濟增長相匹配的國家軟實力。”柳珊分析。(來源: 新華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