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傷不起的中國體育——“解剖”姚明的左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0 14:24:31  


 
  在姚明2009年手術之後,中醫運動醫學專家、山東省體育科學研究中心研究院段桂華軍斷言:“姚明傷病頻發說明前幾次手術不成功,再進行手術治本的可能性也幾乎為零,不遠的將來姚明還會再次受傷。”結果姚明果然在2010-2011賽季傷愈複出後僅5場比賽就再次受傷,並最終沒能回到賽場上。

  由此可見,由於姚明左脚第一次受傷時就沒有得到有效治療,到後來積勞成疾,左脚已經無法支撐腿的身體,並成為身體所有疾病的爆發點。而同樣的情况在NBA則會得到不同的待遇,2007年NBA狀元奧登在右膝受傷後,至今還在養傷;2009年新秀狀元格裡芬因為左膝應力性骨折而休息了整整一年,2010年回歸後立刻成為上賽季的扣籃王。如果姚明在1997年,甚至1999年骨折時就能得到足夠的治療和休息,也不至於到今天瘸著一條腿打球了。

  “姚”已至此,何况其他!

  中國的運動員經常和傷病掛上等號,著名運動員多數都是傷病纏身。郎平、葉喬波……我們可以拉出一批著名的“傷病名單”。拋開體育競技的殘酷性,是否我們的機制和觀念存在不足?!

  難道我們國家不重視運動員嗎?當然不是。大部分運動隊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愛莫能助。僅從中國籃球來說,很多青年隊一年的經費只有幾十萬。廣東、福建等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俱樂部捨得給二線和三線隊伍花錢,一年也不過100-200萬。這些錢主要是用來打比賽、改善伙食和聘請優秀教練,以及給球員稍微多一點的工資,用在醫療保障方面的很少。就比如姚明在17歲時遇到的那種傷,普通青年隊根本就負擔不起他的醫療費用,只能保守治療。動輒幾十萬的治療費用,在中國大部分俱樂部是無法承擔的,更不要提到國外進行治療了。

  姚明的妻子葉莉也是因為受傷而缺席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但中國女籃也苦于沒有經費給她治療,還是在她退役後,自己花錢到美國進行的手術。這也是因為姚明和葉莉的家庭有這個經濟實力來承擔國外手術的治療費用,平常運動員哪有可能得到這麼好的醫療條件?

  中華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陳世益教授說:“除了國家隊等重點隊伍,廣大的省市級運動隊伍和俱樂部等普遍缺乏隊醫的教育培訓機制,隊醫對勞損的識別能力普遍比較缺乏,傷病防治能力比較落後。此外,受要運動員‘出成績’急功近利思想的影響,我國運動員的隱匿損傷往往得不到主動治療,一些從醫生角度看來已經相當嚴重的傷病也被人為忽略,往往到傷病出了問題、非常嚴重實在無法堅持才開始治療。”

  除了治療保障,運動員的訓練也是讓他們儘量少受傷的重要方法。姚明剛開始做運動員時,國內體壇的傳統還是“輕傷不下火線”,帶傷上場是種榮耀,因此那時候有傷也要堅持,更別提用科學的訓練方法來治愈傷病了。陳教授介紹說,許多運動員在急性損傷康復期匆匆過後就又投入了緊張的訓練,結果導致多次受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