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娜退役後擬做體育記者 五優勢助轉行成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13 08:42:44  


 
  體育記者是一個需要經常出差的活,這在李娜看來絕對是小菜一碟。而英語更成了李娜轉型當體育記者的一大優勢,這會為她贏得更多的出國採訪的機會,況且,連翻譯的錢都省了,絕對是為單位節省開支。要知道,記者採訪今夏的歐洲杯時,請翻譯一小時需要花費至少40歐元。

人脈眾多,絕對專業

  在體育圈,誰的人脈廣,誰就能獲得更多的資源,有機會採訪明星,寫出好稿子。試想一下,李娜要是當了體育記者,國內的體育明星應該都會配合“娜姐”的工作,論名氣,李娜比他們更大,能被“娜姐”採訪是求之不得的。若採訪網球領域,“娜姐”就更是如魚得水了,中國網球的小師弟、師妹們,無一不把李娜當做自己的目標和榜樣,而那些國外的大腕們,也大都是曾與李娜在職業賽事中頻頻碰面的老對手、老朋友,見到“李記者”自然是無話不談。

  我們能想到李娜轉行當體育記者的前景,別人不了解的球員更衣室、別人望塵莫及的球星派對,在李娜眼裡可是駕輕就熟,“娜姐”的報道,絕對能帶給讀者鮮為人知的另一面,肯定也不乏獨家報道。李娜分析類報道也值得期待,作為能拿到大滿貫冠軍的球員,她寫的專業性、技術性的網球報道,廣大讀者絕對不用擔心會出錯。

感同身受,換位思考

  李娜曾經自解有時回答媒體提問時的無奈,“其實有的問題,可能每次新聞發布會都會去回答,有的問題我可能回答了一百遍,一千遍,但還是必須回答一樣的答案,如果有一次不一樣,可能就會給記者朋友們無限的自由發揮空間。”正是因為有了太多的被採訪經歷和經驗,作為球員,李娜在接受採訪時就已經把回答記者問題的技巧爛熟於心。因此,一旦換位思考,當了體育記者的李娜肯定更清楚如何去挖掘運動員的內心世界,她知道哪些問題該問或不該問;她知道如何把握運動員的心態與情緒;同樣,作為記者她更容易與運動員進行溝通,畢竟她們有過共同的經歷。 

  況且,李娜表示絕對不會為了頭條去歪曲理解被採訪者,或者誇大其辭,李娜做體育記者就是為了還原運動員真實的一面。有了這樣的工作理念,“李記者”那些感同身受的報道,一定更能打動人心。

氣場強大,無懼壓力

  有比賽的地方,記者就得寫出報道,搶到採訪。在爭分奪秒的新聞戰中,記者(特別是體育記者)這個職業承受的壓力非常大。作為網球運動員,李娜面對過無數對手,她早已學會了隨機應變;作為冠軍,李娜見慣了大場面,她早已學會了處變不驚,能夠在羅蘭加洛斯中央球場黑壓壓的觀眾面前捧得法網女單冠軍獎杯,李娜的大心臟可見一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