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巴赫:獲石油大亨金元支持 價值觀受關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03 13:07:26  


新任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
  中評社北京10月3日電/深諳體育政治,與國際奧委會[微博]結緣32年之久的托馬斯•巴赫,顯然對這個“體育大家庭”的一切事務了如指掌。

  日前,國際奧委會主席的繼任者——德國人托馬斯•巴赫從幕後走到台前。

  巴赫何許人也?在德國,音樂家巴赫以複雜、精妙的交響樂聞名於世;相比之下,德國人托馬斯•巴赫則掌握了全球體育最有權勢、最有影響的組織,多年來他在國際奧委會與各種勢力周旋、博弈,複雜與精妙絲毫不讓前輩……

  熟諳體育政治,大打“金元牌”

  在體育的王國里,國際奧委會(IOC)主席的地位,如同國王一般尊貴。

  9月中旬,國際奧委會第125次全會,比利時人羅格在執掌全球最大的體育機構大權12年後,正式宣布退休。德國人巴赫擊敗其他候選人,成功當選為第九任國際奧委會主席。按照《奧林匹克憲章》規定,巴赫和羅格的任期最多只能12年(第一任期8年,第二任期4年)。

  這次參與國際奧委會主席競選的共有6人,分別是現任國際奧委會副主席、60歲的德國人巴赫;前奧運會冠軍、烏克蘭撐竿跳名將、49歲的布勃卡;波多黎各銀行家、國際奧委會財務委員會主席、60歲的卡利昂;國際奧委會副主席、新加坡奧理會副主席、64歲的黃思綿;國際奧委會委員、66歲的瑞士人奧斯瓦爾德;國際奧委會執委、中華台北67歲的吳經國。

  需要補充的是,3年前在羅格主席公開規劃“退休人生”時,國際奧委會第一副主席、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原副局長於再清呼聲頗高。當時,外界分析,於極有可能成為羅格接班人的熱門人選,如果他成功當選,將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當選國際奧委會主席的亞洲人。然而,多少出人意料的是,“從來不打無把握之仗”的中國體育官員沉默地選擇了退出……

  國際奧委會成立之初,現代奧運會創始人顧拜旦曾提出主席輪流制,即國際奧委會主席由奧運會舉辦國的委員擔任,四年一輪換,以體現奧林匹克運動的國際性。這樣一來,就不難理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為何不是首任主席。首屆現代奧運會於1896年在希臘雅典舉辦,因此希臘人維凱拉斯擔任第一任主席。雅典奧運會結束後,下一屆奧運會於1900年在法國巴黎舉辦,於是顧拜旦接任為第二任主席。第三屆奧運會定於1904年在美國聖路易斯舉辦,當時顧拜旦準備將主席一職交給國際奧委會的美國委員、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斯隆。但是斯隆認為,頻繁更換領導人對新生不久的國際奧委會十分不利,堅持要顧拜旦留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