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傳奇博爾特悲情謝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16 11:09:04


 
  當博爾特把自由鑲嵌進自律的節奏裡,成功隨之而來——2008年,牙買加少年橫空出世,9秒72重新定義了男子百米速度的極限;北京奧運會上,9秒69與19秒30讓博爾特創造了100米與200米的世界紀錄;一年後的柏林世錦賽,9秒58和19秒19正式宣告博爾特迎來了自己的時代。

  賽場內,他一次次用數字刷新著人類在速度領域令人遐想的可能性;賽場外,他也因在公益領域表現出的堅持與慷慨,以及在商業領域受到的青睞,擁有大批擁躉。博爾特早已奠定了“英雄”形象,因此,面對告別時的兩場失利,粉絲和輿論予以了31歲的博爾特最多的溫柔和肯定。

  只是,對“一輩子都在為保持不敗而努力”的博爾特而言,“傳奇”除了是他人給的榮耀,自己的定義顯然更能說服自己,“我一直努力,就是為了讓任何人都不能阻止我獲勝,我投入大量訓練、勇氣和專注,就是要提醒自己還有目標,如果不能守住勝利,那過去的努力就白費了。”去年里約奧運會百米實現三連冠後,博爾特曾表示,“這一頁翻過去了,我終於可以吃垃圾食品,休息一下了。”退役的算盤他早已打好,但他沒有在輝煌中謝幕,而是樂觀地把句號留給了一年後的自己。只是在這對時間錙銖必較的賽道上,面對競技體育的冷漠與殘酷,這次的博爾特沒有準備好。

  “博爾特只拿到第三名,但絲毫不影響他是‘傳奇’。”對在百米賽道上與博爾特同場競技的中國名將蘇炳添來說,博爾特這次的成績略微讓人有些意外,“他可能訓練上不夠系統,(今年)只破了兩次10秒,破十對他來說本來是很輕鬆的事。”

  博爾特的“吃力”,在百米半決賽時就有預兆,起跑時就比博爾特有優勢的小將科爾曼既沒等到“閃電”加速追擊自己,還在衝過終點時未盡全力“放了3步”,國家體育總局田管中心前副主任馮樹勇在解說時表示,“對年輕人來說,每跑一槍都在漲經驗,但對博爾特而言,每跑一槍都是消耗。”

  在博爾特“謝幕”後,據《華盛頓郵報》報道,“他左大腿痙攣了,但是現在輸掉比賽的失望超過了一切的傷痛。”牙買加隊醫在賽後透露,“過去三個星期,他的訓練情況其實並不好,對他來說,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隊友也表示,博爾特在賽後“不停地在向我們道歉”。

  道歉,並不是博爾特在比賽後擅長的表現。“在動蕩的世界裡,他總是面帶笑容,讓奔跑的9秒成為享受。”恩傑在紀錄片中說到,而在更廣泛的評論裡,一個難以解釋的共同現象是“無論哪兒的人,看見博爾特贏的時候會覺得自己也贏了。他踏上起跑線時,你會覺得你與他同在,相信未來一定會有人超越他,但人們一定會記住他。”

  徒留背影,博爾特的對手只剩下自己。而上一次因沒有目標要放棄時,他看到加特林在網上發布的視頻,“我會戰勝博爾特,把金牌當金項鏈戴到脖子上去逛街。”

  “什麼?想贏我?加特林,有你的。”第二天一早5點半,博爾特主動開始了訓練。(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