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人民日報:大賽扎堆的是與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28 14:45:40  


  中評社北京12月28日電/《人民日報》文章,F1大獎賽、NBA季前賽、美洲杯帆船賽、F1摩托艇世錦賽、高爾夫世界杯賽、意大利超級杯足球賽、ATP1000網球大師賽……這些曾經高不可攀的國際頂級賽事,近些年已悄然在中國“落地開花”。

  國際頂級大賽紛紛湧進中國,說明中國國力和辦賽能力已經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當然也不排除“搶灘”中國市場的戰略意圖。

  必須承認,在職業賽車、職業籃球、職業網球、職業足球等領域,一些國際知名賽事的確有著非同尋常的影響力。將這些賽事直接引進中國,既可滿足本土觀眾的觀賽需求,也可提升舉辦地的城市形象。但伴隨頂級賽事同時到來的,還有常人無法想象的辦賽高門檻:高昂的場地投入、令人咋舌的明星出場費、以及價格不菲的賽事引進和管理費用。

  其實,有能力引進國際職業賽事,也還是近幾年的事。在競技體育方面,我們引進國際賽事的時間更早、力度也更大。依照新中國體育的發展脈絡,早期是通過在國際賽場上爭金奪銀來證明自己,當前中國體育依然將爭金奪銀作為發展目標,但同時也將越來越多的國際賽場搬到自己的家門口,以展示另一種實力。

  可就在我們雄心勃勃地引進更多有分量的國際賽事時,我們是否想過,屬於我們自己的、可以打上中國印記的賽事又有多少?

  各種引進來的國際賽事辦得風生水起,我們的傳統體育、民族體育卻一直缺少機會和舞台展示自己,這是中國體育發展的現實。道理很簡單,直接採取拿來主義、實用主義搞有影響、有市場的現代體育項目,順理成章、事半功倍,而挖掘整理傳統體育、民族體育,既無經驗可循、又無利益可言,到頭來很可能費力不討好、事倍而功半。

  不管怎樣說,照搬別人的賽事、模仿別人的模式,終有一天會遭遇無法突破的瓶頸。以中國體育現在的高度,的確應該在扶持傳統體育和民族體育項目、著力構建本土精品賽事體系方面有所作為。要做到這一點,除了要平衡好引進國際賽事與構築本土賽事的關係,當然也還要有堅定的決心和務實的態度。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