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特例張尚武再觸中國體育體制沉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4 10:00:12  


張尚武乘火車返回家鄉保定
  中評社北京7月24日電/“張尚武”這個名字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已經10天了,昨天上午,記者與張尚武已經聯繫不上了,據說他“悄悄退房走了,但沒有離開北京”。

  “轟動效應”過後,一切慢慢歸於平淡,民眾的支持與救助已經足夠,接下來張尚武要拿出真本事來證明自己能夠適應社會,證明自己不是只在特定場景下有用的所謂“工具”。

尚武成名:悲劇抑或鬧劇

  越來越多的人給張尚武在過去一周的表演貼上“無奈”標簽——原本只想博些同情的張尚武沒想到漩渦越卷越大,卷到他身不由己成為民眾對我國現行體育制度進行論證的實例。

  但在“世界冠軍街頭賣藝”所引發的巨大爭論背後,卻難以得出“體育體制敗筆”如此簡單的唯一結論——事實上,相比5年前遭遇欠薪的艾冬梅和只領取到幾乎可以忽略的退役補償的鄒春蘭,按照規定選擇“自主擇業”且領取到6萬元足額退役安置費的張尚武已經算是幸運兒了,但艾冬梅和鄒春蘭兩個人的淳樸善良和對“自食其力”的堅持,正是自以為“胸懷大志”的張尚武所欠缺的。

  “6萬元應該說可以保證一個青年人學到一技之長了,社會上那麼多技能學校,一學期的學費大概在1萬元左右,我想如果張尚武在退役時做好自己的退役規劃,完全沒道理要淪落到街頭賣藝乞討掙錢。”北京社科院體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汕告訴記者,“所以,‘體制’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他個人也應該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