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在姚明和張尚武之間:運動員退役後生活啟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15 14:30:22  


 
運動員該有怎樣的職業規劃?

  近年來,我國對於運動員保障和退役運動員安置的工作也在不斷完善。以長三角地區為例,江蘇省近年來為所有優秀運動員辦理基本養老保險和事業保險,並確保運動員100%完成九年義務教育,鼓勵支持優秀運動員免試上大學;浙江省通過各類培訓和資格鑒定工作,幫助退役運動員獲得體育教師資格證和社會體育指導員等職業資格,並給予補償金支持運動員自主創業。

  上海市體育局局長李毓毅透露,上海市體育局今年已經開始試點推行《上海市優秀運動員職業發展規劃書》,將針對每名運動員、從入隊時即開始編寫,既包含運動員的成長目標和訓練中的綜合素質提高,也包括運動生涯告一段落後的人生規劃。此外,上海還通過“彈性學制”和“長學制”、遠程教育、送教上門等方式幫助運動員進行文化學習,不少優秀運動員還進入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大學等高校攻讀學位,“目前20歲左右的運動員基本都在讀大學”。

  在記者的調研中,不少業內人士和專家還對運動員退役轉型提出了不少建議。

  “運動員除了培養競技素質,還包括意志品格、行為素養、文明素質等等。”沈富麟說,運動員的文化教育學些什麼、怎麼學,也應該進行更多的探索,“我覺得,可能進行人文教育、思維教育,更多地從勵志、感恩、道德、價值觀和人生觀等角度加強教育,對運動員更為有益。”

  作為過來人,丁毅認為對於體育運動的理念依然需要扭轉,“英文裡比賽就是一場‘GAME’,遊戲的意思,所以要玩得開心,不必太過於在乎成績。”指導復旦大學排球隊兩年多來,他開始反思職業隊伍訓練的科學性,“職業隊訓練有沒有必要花那麼多時間?練得越多不代表效率越高,我倒覺得到了一定年齡層次的運動員,可以半天訓練半天參加一些社會工作,既不會影響成績,也會對運動員的成長十分有益。”

  從事運動員選材研究的上海體育學院副教授餘竹生認為,理想的狀態是,運動員退役後能走上教練或者體育教師的崗位,“或者成為社區體育指導員,這都是對他們專業優勢的繼續發揮”。但事實上這不太可能。所以,餘竹生建議在選拔和培養運動員時不僅要考慮到其職業規劃,也要對這一運動項目本身的未來目標進行規劃。“這個項目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需要培養多少比例的運動苗子,應該有考慮。如果搞‘人海戰術’,不管將來孩子們的出路,攤開大餅再大浪淘沙,這樣的體育事業規劃思路也是不對的。”(來源:新華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