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輝煌體壇——走向體育強國之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01 09:46:14  


 
  青少年體育發展,更是建設體育強國的基礎。10月22日,教育部等4部委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對進一步加強貫徹落實2007年《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做了更加明確、具體的規劃和要求。

  隨著近年來全國各地積極推廣“陽光體育”,開展“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全國青少年學生體質與健康狀況出現好的跡象,中小學生體質健康下降趨勢得到遏制。北京體育大學教授任海說,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園體育取得的成效。有利於強化體育的教育功能,促進體教結合,提高青少年學生的身心健康,也能夠為競技體育、群眾體育培育更廣泛的基礎。這是建設體育強國的應有之義。

強國心態

  “團結起來,振興中華”,這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北京大學學生在中國男排取得一場勝利後喊出的口號。這句口號伴隨著我國30多年的改革開放歷程,給人以信心與勇氣。

  在這30多年間,從郎平、許海峰到姚明、劉翔、李娜,再到孫楊、葉詩文,一代代優秀運動員為國爭光,成為中國體育文化對外交流的亮麗“名片”。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認為,從本質上說,體育是一種精神活動、精神產品。

  在倫敦奧運會上,中國選手讓世人看到了比金牌更閃光的精神,他們個性張揚、為國爭光,他們戰勝逆境、獲得成功,他們的勵志故事,成為年輕一代的“教科書”。

  當人們為徐莉佳摘得倫敦奧運會女子激光雷迪爾級帆船冠軍歡呼時,才知道這位為中國帆船實現歷史性突破的漂亮姑娘,一只眼睛幾乎看不見,右耳先天聽力障礙,曾在巨浪中死裡逃生,前幾年還做過腫瘤手術……命運對她並不公平,但她的不懈努力改變了命運。而徐莉佳的傳奇,也引發了網絡世界轟動。一名網民說,“這樣的人生軌跡,也許能給予那些牢騷滿腹的年輕人一些啟示。”

  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到2012年倫敦奧運會,在短短20多年的時間裡,中國體育創造了奧運史上的奇跡。人們對我國選手取得奧運金牌,依就充滿自豪,但舉國歡慶的場面卻在漸漸淡化,人們更看重比賽背後的勵志精神。

  鮑明曉說,“奧運會頒獎要升國旗、奏國歌,這種固定的儀式能強化人們的愛國心、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我們仍為五星紅旗的升起而激動,而各國的奧運冠軍回國時都會受到英雄般的歡迎,這種情感中外皆同。但是,隨著國家的發展與強大,人們不再將奧運金牌作為‘強國夢’的唯一出口,這也是時代的進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