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獨生子女家庭忽略體育 體教成高危職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6 09:23:01  


 
獨生子女家庭忽略體育教育

  8歲的樂樂,是廣州的一名三年級小學生。雖然樂樂爸爸大學時酷愛長跑,身體素質極佳的他那會兒參加了學校的長跑隊,每天至少5公里,還曾經拿過石家莊市冬季萬人長跑的第二名。但現在,爸爸卻從未帶兒子一起去跑步,“沒辦法,哪有時間跑呀?他天天上學,我天天上班。即便周末有時間,一家人也就是帶孩子出去玩玩,怎麼可能帶他去跑步呢?”

  儘管樂樂遺傳了爸爸,有不錯的身體素質,跑步相當輕盈,但爸爸卻並不打算讓兒子練跑步。至於原因,樂樂爸爸的話代表著很多學生家長的心聲,“我當年練長跑,腳趾受了傷,現在天冷的時候還會疼。練體育真得很苦啊,在中國練田徑的成材率又太低,13億人才出了一個劉翔,所以我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去練跑步這麼辛苦的運動。”

  如今,絕大多數的中國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很多家長關心的只是孩子是否吃飽穿暖,學習成績是否名列前茅,對體育興趣的培養也多是抱著玩一玩的心態。因此每逢寒暑假,各種游泳、羽毛球、棋類等側重技巧的體育興趣班人滿為患,但是跑步、投擲、跳遠等身體素質訓練卻沒有老師教,即便開班也很少會有家長來報名。因為在一些家長們眼中,田徑項目辛苦又枯燥,自然不會再花錢讓孩子去學習,更害怕孩子在訓練中磕著碰著。

  對此有體育學者就指出,讓孩子練體育並不等於練體質。廣州體育學院科研處副處長李良鳴博士也指出,“體育訓練必須要保持一定的頻率,才能提高身體機能。如果只是一周鍛煉一次,那根本沒有達到鍛煉效果。”而西南大學體育學院院長郭立亞則介紹,運動分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打籃球、踢足球是無氧運動,但一定時間長度的跑步、游泳等有氧運動才能夠鍛煉心肺功能,而心肺功能對身體健康很關鍵。

體育老師成“高危職業”

  現在在課業壓力下,很少有孩子能在家長指導下成為真正的體育人口(指經常從事身體鍛煉、身體娛樂,接受體育教育、參加運動訓練和競賽,具有統計意義的一種社會群體),更多的孩子則在家庭教育中缺乏基礎的身體素質練習,那麼他們在學校的體育課上又是否能彌補這一點呢?答案同樣令人擔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