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體操關注度難比足籃 規則亂獎金少前途堪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09 13:13:51  


 
有出路 才有參與度關注度

  體操是受益於舉國體制的典型代表,在其庇護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溫飽無憂。而足籃乒羽等跨入職業操作後,自行向市場討食。儘管近二十年來,中國體育職業化進程難言成功,但不得不承認,放養的孩子生命力更強。足籃選手退役後,打個業餘聯賽進賬不菲。托廣泛群眾參與度賜福,眼下乒羽業餘教練收費也已動輒日入上千。而體操運動員退役後,除少數進入教練隊伍,其餘都將面對殘酷的二次擇業。體操固然精彩,但好看也要有飯吃。有出路,家長才願意把孩子送去訓練。這並非體操個例,而是體育圈共同面臨的難題。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儘管從全球範圍看,職業化乃大勢所趨。不過在現行體育體制下,逐漸類似歐美職業體操俱樂部的構想稍顯飄渺。解決這一問題,更多需要體育、教育和社保系統共同努力。一些有益的嘗試也正在進行著。貴州省政府日前就發布《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實施意見》,對符合條件的優秀退役運動員,在體育、教育事業單位招聘時,可採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此外,對自主創業的退役運動員,政府還將給予政策性支持。這是相當令人鼓舞的。此前許多運動員退役後欲投入教育事業發揮餘熱,卻為各種資質資格所阻。另一方面,學校也因缺乏高水平教練致體育教育水平停滯不前。如今,為優秀運動員開綠燈,為其找到出路,讓其運動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得以延續,同時對校園體育教育而言,亦是薪火相傳、培養下一代體育人的雙贏之舉。(來源:《成都晚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