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20米往返跑取代千米跑?進步還是倒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9 10:34:10  


 
  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盧元鎮呼籲,在20米往返跑的科學性得到充分論證前,相關部門要慎之又慎。

  盧元鎮將800、1000米跑和20米往返跑進行了對比。他認為,首先,20米往返跑能否更加科學地測出人的心肺功能,尚存疑問;其次,20米往返跑加入了急停、觸摸、轉身動作,對膝蓋的傷害大,並未減少學生暈倒、猝死的可能,而千米跑則是公認的有氧的耐力活動。

  再次,20米往返跑的測試成本大大增加,雖使用場地很小,但測試時一名教師只能測試一人,效率很低,此外還需要精密的儀器,而千米跑可在10分鐘內測試完全班同學,學生也易於知道自身的速度和水平;第四,20米往返跑不再需要操場,這使得學校有了侵占操場的理由,盧元鎮舉例說,當年在取消體操測試項目之後,中小學的體操器械就逐漸減少,這樣的教訓很深刻。

  盧元鎮還在微博上說:“身體測試指標有兩類,一類是鍛煉指標,既可以用於測試,學生平時也可以用來鍛煉,體育老師一般都喜歡這一類;另一類是純測試指標,大多採用醫學儀器,不能用於鍛煉,學者們喜歡這類指標,因為寫出來的論文漂亮,儀器商人也喜歡它,因為這可是一個大商機。”

倒退還是進步?

  近年來,相繼有多所高校在運動會上“以安全原因”取消了長跑項目,接踵而至的是,在中小學體育課和體測中,800、1000米跑也有可能被取代。

  在跑步猝死頻現這個“敏感”時期,儘管20米往返跑有其科學依據,但讓其取代800、1000米跑,還是讓人感到一絲推卸責任的味道。在應試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如果800、1000米跑不再被列為體測項目,校園裡還會有多少圍著操場跑步的身影?

  學校體育長期以來備受關注,但學生的體質卻持續下降,體育教育也走到了一個“學生怕、家長怕、學校怕”的尷尬節骨眼上。運動不是強制性的,如何讓學生由衷地喜歡上一種適合自己身體條件的運動,是擺在學校體育科研面前的一道難題。而學校體育所面臨的,絕不僅是這一個問題。(來源:新華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