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大型公共體育場館可以不再是雞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07 06:04:03  


奧體公園已經成為蕪湖市民的主要鍛煉場所。
  中評社北京6月7日電/“我們每天都會趁鍛煉的時候來看看最近又有什麼比賽和演出。”家住安徽省蕪湖市奧林匹克體育公園附近的胡大爺告訴筆者。從2007年搬住到此,胡大爺一直有去公園鍛煉的習慣,但隨著近兩年健身設施增多和體育比賽、文藝演出不斷豐富,奧體公園逐漸成了全家茶餘飯後的“目的地”,“每天吃過晚飯,我都帶著孫女到健身路徑這裡活動活動,老太太在廣場跳舞,兒女下班後就在羽毛球館打球。”

  筆者日前在蕪湖走訪時看到,即便是工作日,下午6點半左右,這樣“一家子”來奧體公園鍛煉的人也不在少數。在市區人口僅有145萬的蕪湖市,在我國體育場館普遍因運營不力而淪為“雞肋”、不敢開放的背景下,這樣熱鬧的景象,對於這個擁有4.5萬個座位的體育場和5500個座位的綜合體育館的大型體育設施來說,實屬難得。

  “圍繞群眾需求,最大限度地開放奧體中心場館資源。”蕪湖市副市長汪華東表示,2010年~2012年,蕪湖市奧體中心一共舉辦了400多場次體育競賽表演、文藝演出及各種群眾性體育活動,“每天來奧體公園鍛煉的人數超過3000人次,全年達100多萬人次。”

政府不能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

  “在足球門上立個籃球架”,這個集足球、籃球和手球比賽功能的新器材,吸引了很多市民來此鍛煉。但與此時的熱鬧不同,2002年,為安徽省十運會興建的奧體“兩場一館”,在運動會結束後便處於閑置狀態,市政府每年要投入100多萬元的維護管理費用,奧體中心竟成了政府的“包袱”。

  “當時,通過招商引資,我們將奧體場館的經營權交給了某公司,但後來,這家公司單純追求經濟效益,場館功能多次被損毀。我們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於2009年年初及時中止了合同。”汪華東介紹說,此後,奧體中心的管理和經營權移交到了市體育局手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