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高要求的體育教育,在如今的大學校園內已經難見了。劉波在闡述清華體育“定位”時,強調是“舉國體制的一種有益補充”,而不提所謂“體教結合”的另一步嘗試。所以清華模式的推廣,無論是在清華大學未來前進方向的“縱深”式發展,還是普及到全國各所高校的“橫向”式發展,如果沒有自上而下力量的推動,都很難取得迅速見效的成績。
曾帶出胡凱張培萌等名將 名師李慶之煩惱
著名短跑教練、張培萌的恩師李慶是清華大學體育部的教授之一,李慶喜歡外人稱呼他為“李老師”,而不是“李指導”。“對於我來說,我喜歡的工作是教書育人,而不光是帶運動員訓練。”李慶說。但作為體育科老師要完成“教書育人”的工作,李慶必須付出比其他科目老師多一些的辛勞和忍耐。
這個學期每周周三晚,李慶在清華大學綜合體育館134號教室給研究生上課,本周的主題是“我國青少年運動訓練現狀的思考和討論”。這周來上課的學生加上旁聽生,有4排座位的小教室裡坐了15個人。這個學期李慶有16節課的教學任務,其中有一些討論課,他要準備至少12節課的課題和課件,此外他還要帶普通班的體育課,周一到周五下午3時以後,李慶還要帶清華大學校隊的短跑隊員進行訓練,本周三下午,張培萌在專業隊做完力量訓練後專程到清華東區田徑場進行慢跑放鬆,也與李慶見見面,聊一下近期的訓練計劃。
必須兼顧教學和國家隊
9月初的遼寧全運會結束後,李慶返回北京沒有休息,“這恐怕是大學體育老師和教練都很難脫離的困境,我每周都有授課任務,帶研究生,還要給普通學生上體育課,尤其帶研究生的課,每周90分鐘的課,我要做很長時間的備課,而且每一堂課,每一個學期都要有非常認真的設計。”李慶說。
帶出了“眼睛俠”胡凱和黃種人歷史上第2位百米成績跑到10秒整的張培萌的李慶,是清華大學體育部現有“異類”中的一個典型,他手上的尖子學生張培萌不是清華學生,張培萌的學籍在北體大,雖然清華方面並不介意如此“賣大包”,但對於李慶的工作時間,校方可是一點不會有特殊照顧。比如下個月國家田徑隊要到井岡山集中學習,教練要進行述職,但李慶只能請假,還要排好課時找人代課,長時間的出差校方是不允許的,不過剛好田徑項目的大賽多集中在暑期,但這也意味著其他科目老師放假時,李慶還要承擔國家隊的工作。
“我現在更擔心的是選材的問題。學校自主招生一般是通過冬令營選拔優秀運動員入學,但這個過程是有很詳細的量化標準的,你的體育考試成績要達到前3名,但你知道,有時候這個年紀的運動員選材,不能光看他的一些數據指標,而是一個很系統和複雜的過程。所以有時考前三的學生成績不錯,但我並不認為他有很好的潛力。”李慶說,“當然,現在的這個選拔模式也是為了追求公平。”(來源: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