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東北某地區體育局工作人員對記者說,國際級和國家級賽事引人矚目,作弊機會少而又少,省(市、區)以下級別的賽事有更多的機會作弊,人際關系複雜,作弊成本也不高,和國家體育總局主導的賽事相比,一些地方組織的、規模較小、參賽人數較少的賽事往往備受爭議。按規定,運動員等級稱號的審核不能跨區域,各省級體育部門對本行政區域負責,下放了權力的國家體育總局只能要求地方執行規定,對一些偏差和問題無能為力。
總局遏制“渾水摸魚”
一位足球教師半開玩笑地說,領導把難題留給下面,球隊內部可能會因為“狼多肉少”的加分名額打起來
針對運動員等級管理的相關問題,2005年、2009年和2014年,國家體育總局依次頒布了更新版本的《運動員技術等級管理辦法》,2006年還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技術等級審批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4年3月1日開始實施的《運動員技術等級管理辦法》對一些既往漏洞進行了修改。以足球為例,2009版管理辦法規定,獲得省(區、市)體育局組織的綜合運動會足球比賽的男子甲組冠亞軍隊伍,可有16名選手獲二級運動員資格,如今這一規定被大幅修改,同級別冠軍隊伍只有11人可獲得二級運動員資格,同級別亞軍隊伍只有9個名額。
同樣是由省(區、市)體育局和教育行政部門共同舉辦的高中足球賽,2009版管理辦法規定前8名隊伍均有二級運動員名額,如今變為前4名球隊才享有這一資格,且“前4名球隊均有8個名額”變為“冠軍有7個名額,2至3名球隊各有5個名額”。
針對相關變化,一位在遼寧從事足球工作的教師半開玩笑地說,領導把難題留給了下面,以後球隊內部可能會因為“狼多肉少”的加分名額而打起來。
2009版管理辦法中,射擊運動員的等級評定只對賽事級別和成績有要求,而2014版管理辦法則對賽事級別、成績和名次同時提出了要求。2014版的田徑運動員評定也有了新要求,省級和地市級比賽的各小項至少有6人參賽,相關成績才能授予等級稱號。
一位競體司工作人員透露,相關舉措針對的正是當下運動員技術等級管理的種種問題,他認為這能有效地遏制“渾水摸魚”的現象。(來源: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