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新聞聯播》重視體育 將篩選預告大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10 07:00:39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8月,莫斯科田徑世錦賽男子100米半決賽,張培萌因千分之一秒之差無緣百米飛人決戰,也上了《新聞聯播》。儘管當時的他並不出名,但距離決賽僅差一名也創造了國人歷史,意義非凡。

  中國健兒創造歷史,能夠登上《新聞聯播》,相較之下,某些體育人物上鏡與其影響力有關。昨晚,貝利的病情以聯播快訊形式播出,12月1日吳清源去世則單獨播報了一條新聞。而2013年曼聯老帥弗格森即將退休和“車王”舒馬赫滑雪受傷事故調查也上了《新聞聯播》。應該看到,這四位體育人物均屬一代宗師,離開賽場後的他們,一舉一動都能成為關注的對象。總體來說,《新聞聯播》選人標準的關鍵詞便是德藝雙馨或是傳奇人物。

  大事件直播現場盛況 更加重視青少年體育

  在報道體育事件時,《新聞聯播》一直以來均是“樹立國民英雄”這個套路。比如李娜今年年初首次問鼎澳網桂冠,《新聞聯播》進行了報道,而娜姐在2011年法網半決賽和決賽的表現亦亮相《新聞聯播》,足以證明其影響力。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廣州恒大隊奪得亞冠冠軍,《新聞聯播》四次關注恒大新聞。《新聞聯播》報道體育新聞並非新鮮事。自1982年9月1日起,該欄目碰到奧運會、亞運會、世界杯等重大國際洲際賽事時,都會為這些賽事保留一個固定時段。特別是北京奧運期間,體育新聞少有地占據了這檔節目的大部分時間,在那之後,體育新聞見諸於《新聞聯播》的時間大幅萎縮,甚至一年裡能播出10條已算不錯的了。

  如今,《新聞聯播》不僅增加了體育新聞數量,在報道形式上也有創新,去年甚至效仿體育頻道,直接切入了羽毛球世錦賽男單決賽的現場信號,被外界形容為“國羽在世界大賽中的特殊待遇,堪稱史上首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