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高水平教練落戶高校仍需政策扶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10 12:40:28


 
  “專業運動員在實踐上的能力確實比較強,現在特別提倡校園足球,基層校園更加需要退役運動員,而且這也是退役運動員的一個出路,這對於校園足球的整體發展是有好處的。”畢妍說,“我留校負責抓的就是校隊,就是學校的足球課,也算是人盡其才,我自己也覺得很輕鬆。我們現在提倡發展校園足球,但師資一直是個問題,所以要對退役運動員有相應的政策。我覺得,應該少一些強制性的政策,畢竟專業與動員不是從小就接受系統教育。”

  針對高水平專業教練進入高校的問題,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副主席王鋼說,他們已經認識到,如果教練沒有實踐經驗,高校的體育水平不可能提高,所以,大體協也開始嘗試開展“高校教練員資質”的培訓,“目前校園體育發展處於改革的階段,特殊的時期需要過渡性的手段來引進高校教練員人才。我個人認為,應該把選擇高校教練員的自主權下放到高校,不能用學歷一刀切。”

  試想,如果高水平專業教練通往高校的通路被打開,以目前只有兩三個國家隊水平教練的清華田徑隊為例,他們完全有可能在現有條件下,培養出更多像胡凱、張宇這樣的高水平運動員,這樣,不論是對高校體育的發展,還是對整個中國體育的進步,都是大有裨益的。

  但是,通路問題解決了,并不意味著高校就一定能引來高水平教練,因為目前對於高水平教練進入高校的待遇問題,同樣沒有明確的規定。

  “職稱、論文對於我們這些運動員來說,是很難的。”中國大學生女排主教練、前國手楊昊說,“我們和高校的普通老師競爭,確實有很大的難度。如果學校重視的話,比如把帶隊的成績,劃入到職稱的評定裡面去,如我帶隊參加大運會,能頂一篇論文,但現在還沒有這樣的政策。”

  目前在中南大學男籃執教的前國手白江,西北工業大學主帥王立彬,和北京理工大學的老帥金志揚,他們從體育系統進入教育系統時,職稱就是教授。楊昊的職稱是副教授,是因為她在遼寧隊執教時,已經是高級教練,轉到北航後得到了副教授的職稱。畢妍留校屬於“特批”,職稱是講師。

  馬宗青也表示,職稱等待遇問題,是高校吸引更多高水平教練的另一關鍵因素,“我們的專業教練、職業教練,一年可能掙幾十萬元,高校需要增強對他們的吸引力,并不是每個高水平教練都能接受月薪幾千元的待遇。”

  在美國,學校運動隊的教練員工資體系,和普通教師是不一樣的。北卡男籃主帥、著名的老K教練年薪超過900萬美元,這比很多NBA主教練都高。中國高校當下顯然不可能像美國那樣,但至少應該制定一個相對統一的標准。

  換句話說就是,奧運冠軍、世界冠軍、國際級健將、國家級健將,在進入高校甚至高中、初中執教時,應該得到相應的職稱。如果他們想進一步提升職稱,在一些硬性要求上,比如論文等方面,也需要有一個相對統一的政策。但采取這種政策,不能讓他們感覺自己是“特殊群體”,而是讓他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在高校同樣也有上升的空間。(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