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2017:中國體育產業改革之元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25 10:47:35


 
  正在推進的中國體育改革,將以項目管理中心與協會的脫鈎為主要方向,同時也將通過靈活的用人、管理等機制讓協會真正做大做強,市場、社會、資本將能够獲得更大的空間參與運動項目產業運作,這是中國體育產業進行改革和實現飛躍的基礎。

  近幾年火爆的馬拉鬆運動,在市場的呼聲下已經走在改革前列。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大衛表示,在國家經濟水平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民衆普遍開始重視身體并積極投入健身運動的形勢下,“行業協會或者項目中心要做的就是因勢利導,為‘想動的人’提供公共服務和更好的產品,整個過程是一個‘放、管、服’的過程。”

  “只有‘放開’才能創造更好的市場氛圍和環境,從而激發社會活力。”在王大衛看來,體育產業的發展并不是籠統的概念,必須落實在每個運動項目上,“要把每個運動項目的生產環節、市場環境做得很好,才能給公衆提供更多選擇、有更好的產品去消費。”此時,就需要辦賽主體多樣化,“專門的運營公司、跑團、俱樂部和院校等紛紛出現,不再局限於體育部門,他們間的良性競爭,反而提升了賽事種類、特色及服務的質量。”

  “同時,我們不僅要放,還要加強監管和服務。”在王大衛看來,“管”本身也是改革,“不是用行政手段,而是用專業標准。”據他介紹,目前已有15個文件涉及國內馬拉鬆相關賽事的管理辦法和組織標准,“這些標准就是管的部分,也包含著服務,最終實現對於大衆、群衆商業賽事的監管和規範。”經過幾年的發展,2016年中國在册馬拉鬆賽事已達到328場,“進入了相對健康、穩定的發展階段。”

  對中國體育產業來說,如果不能通過改革釋放運動項目的發展空間,熱度很容易浮為虛火。近兩年,中國的資本力量瘋狂在世界爭奪各種IP、高價收購國外俱樂部、購買運動員等路徑,直接或間接為這團“虛火”也添了把柴。

  在鮑明曉看來,中國體育改革將讓各個運動項目真正以協會為載體,實現政府、社會、市場和項目愛好者的“四位一體”,過去單純以奧運成績為衡量指標的發展模式將被淘汰。

  鮑明曉認為,長期以來中國發展體育事業的舉國體制,實際上是舉體育行政部門一家之力,并不是真正的舉國之力,體育的發展在於“四位一體”合力、發力,體育改革為“四位一體”聚合在一起創造了基礎。在此之上,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才能獲得最重要的資源和空間。(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