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運動模式、頻次等並不一定適合我們的生活、文化習慣和身體素質”,上述兩家機構將繼續開展相關研究,以形成專業的運動指導培訓師隊伍及針對抑鬱症患者制定系統的運動培訓課程。不照搬國外體系,為的是“尋找一套適合中國抑鬱症患者的運動處方”,周晶晶說。
“不是所有運動都能治療抑鬱症。”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體醫融合促進與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郭建軍強調,讓人們對體育的認識不再停留在口號上,真正了解什麼病患能進行什麼運動,看清體育運動可能帶來的無效及風險,這才是展現體醫融合價值的前提,“不是所有病症都能靠飯後百步走治愈的。”
郭建軍踐行體醫融合多年,在冠心病、慢阻肺等人群中參與建立了完善的運動干預措施,並已在基層醫院推廣使用。而面向抑鬱症患者,他認為除了要把控心臟承受的運動強度外,更應注意不同運動對患者心理、精神帶來的不同刺激,“給予個性化的運動建議”。如患者與人正常交往能力不足、情緒不能宣洩,會建議其多參加團隊運動;對抗壓能力較弱者,則安排一些小型的比賽,讓其直面成就感與挫折感;對睡眠困難及易疲勞的狀況,則應給予一定抗阻訓練;而精神渙散的“克星”則是高強度、需要調動全身神經控制能力才能完成的運動。
據周晶晶介紹,為了先找到一套可普遍推廣的運動方案,初期的受試者集中在18~55歲之間,“平均年齡約30歲”,受試團隊也配備了年齡相仿的運動指導師,每周開展團隊運動,在互動和比賽中幫助患者從體育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郭建軍稱此為“把體育文化引入臨床”。這種成就感並不是靠比賽的形式就能抵達患者內心,“需要把細微的進步都掰碎了讓他們感受到。”他舉例稱,“如果一名患者缺乏自信、體質較差,我們會為他設計一些考驗柔韌性的動作,輔助其取得進步後,會向他解釋,柔韌性變好反映的是神經控制能力增強,對他的病情有實際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