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星在拿下煙台福山南地塊後發布的公告裡有這樣一段表述,“依稀記得,2015年華星創立時,我們只有一個虎仔冰球隊,兩名教練,我們用3個月的時間讓第一座冰場投入使用。”這段表述揭示了華星發展的歷史——從2015年至今,在不到4年的時間,華星從一支冰球隊、兩名教練起步,如今已經在國內建設運營9座室內冰場(其中北京5座冰場),為超過兩萬名會員提供了冰球、花樣滑冰、短道速滑的培訓。從一家冰場運營和青少年冰上運動培訓的企業來說,這樣的發展速度是同期國內做其他運動項目培訓的企業很難比擬的。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過去幾年國內青少年冰球培訓市場的火爆。
可以說,在北京和冰球逐漸開展起來的南方經濟發達地區,青少年冰球培訓完全處於賣方市場,在這種市場行情下,一家做冰上運動培訓的企業大面積發生青少年冰球教練被欠薪的事情實在令人稱奇。
華星集團這名負責人表示,青少年冰球培訓確實很火爆,但是錢都被教練賺走了,冰場甚至是虧錢的。
在華星的冰場,冰球教練的工資和提成占到冰場總收入的70%以上,冰場運營還需要水電、其他工作人員工資、各項稅費、設施折舊等一系列成本,照此核算,華星的冰場全部都在虧損。
而據業內人士介紹,國內大多數專業冰場都面臨著教練收入占比過高的問題,通常,冰球教練的工資和提成占比都在冰場總收入的50%左右,而正常情況下,這一比例在35%以下,冰場才能實現盈利。
冰球教練的供不應求是導致冰場必須向冰球教練支付高工資的主要原因,如果冰場無法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待遇,冰場將難以聘請到足夠的冰球教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