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以流量換廣告的互聯網模式,還是收視率換贊助的傳統電視模式,搏擊賽事都很難找到清晰的盈利路徑。盈利少甚至不盈利,是國內搏擊賽事運營方的常態。2016年,《昆侖決》創始人薑華曾向媒體表示:“我們這兩年來都是虧損的狀態,按照預算今年有可能還要虧一個億。”
版權運營法門
用戶不付費是搏擊產業盈利的症結,但不是死結。拋開外因找內因,國內搏擊賽事自身也有一些問題:有流量,沒黏性;有內容,沒價值;有情緒,沒文化。
中國職業化搏擊的基礎薄弱,觀衆以“看熱鬧”者居多,用戶黏性低。為吸引大衆關注,不少本土搏擊賽事將武林恩怨、門派鬥爭作為賣點,甚至刻意制造“中日決戰”“中韓對抗”等營銷噱頭。選手當中,各種“掌門”“大師”又一次次消磨觀衆的期待。這樣的賽事,只輸出情緒,不輸出價值觀,剩下拳腿和舞台燈光的堆砌,自然無人買單。
至於解決辦法,自然是找到願意買單的人。
在國際體育版權交易會中,巴西會購買中超的版權,因為有巴西巨星退休後來中國踢球。泰國拳迷會關注《武林風》的比賽,因為“泰拳王子”播求在《武林風》中爭奪金腰帶。具有市場號召力的國際運動員到中國參賽,必然會刺激當地粉絲對比賽內容的消費。
這也為中國搏擊賽事提供了一個版權出海的思路:邀請國際運動員參賽,以運動員“進口”促版權“出口”。
而解決辦法之二,就是用產品思維運營賽事版權,以多元化的內容產品拓展版權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