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健康中國戰略中漸趨升級的體育攻堅戰
http://www.CRNTT.com   2019-07-24 06:54:06


 
  按照國家體育總局2016年發布的數據,中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比例從2007年的28.2%增加到了2014年的33.9%,7年增加了5.7個百分點。從數字看,中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到2022和2030年分別達到37%及以上和40%及以上,並非難事,但是大眾對科學鍛煉的知識普遍較為欠缺。

  例如,近幾年隨著馬拉松熱,從跑者的膝蓋損傷到運動猝死的事件都屢有發生,業內人士表示,此類傷害事件的發生多與跑者未充分了解科學運動的知識有關。

  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主任醫師厲彥虎,近日在“健康中國行動”之全民健身行動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運動是有科學性的,要遵循生命的基本規律,包括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健身者要按照這些基本規律運動,不是隨意的運動。

  厲彥虎認為,現在人們對大眾健身運動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盲目運動、過量運動;還有一種是運動無用論。盲目運動的健身愛好者以為怎麼動都行,登樓梯、爬山,在家裡做俯臥撐,覺得都是運動。還有現在出現的馬拉松熱、沙漠之旅熱、微信運動熱,每天有人走7000步,有人走1萬步,還有人走3萬步,甚至還有每天走10萬步的,通過朋友圈曬出去,覺得量越大越好,就以為運動了肯定有好處。實際完全不是這樣的,運動需要適度。“運動中,比如我們的骨骼,關節裡面有白色的軟骨,這個軟骨裡面沒有血管的,通過運動把裡面的廢物給擠壓出去,還有椎間盤。就是人不動的時候它是擠壓狀態、是疲勞狀態,人動起來之後它就充滿活力。微觀來講,運動不但對軟骨、對內臟都有好處,包括咱們呼吸的時候,通過隔肌,推動胃腸的蠕動,促進代謝。所以,不動的時候,這些功能會減退。適度的運動,有助於身體的每個環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