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賽車競技讓“二十四道拐”再煥青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2 15:33:23  


  中評社北京11月22日電/新華網報道,見證了二戰時期每天2000多輛卡車運送美國援華物資到抗戰前線的震撼場景,以及中美盟軍用艱苦抗戰獲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揚眉時刻後,位於貴州省晴隆縣的“二十四道拐”盤山公路曾因外界對其地理位置的誤解,加上交通幹線改道等原因,一度“沉寂”多年。

  從2006年起舉辦多場大型汽車比賽後,這條飽經滄桑的“二十四道拐”盤山路再次進入公眾關注焦點。伴隨著山谷間久久回蕩的賽車馬達轟鳴聲,“二十四道拐”再度煥發青春與活力,吸引越來越多的車手和游人前來感受其獨特魅力。

  11月19日至21日,貴州晴隆“二十四道拐”汽車爬坡賽順利舉行。60多名車手在這條保存完好的山區公路上,展開了一場驚險刺激的汽車爬坡競技。

  “這是‘二十四道拐’近年來舉辦的第四場爬坡賽了。”為“24道拐”傾注了20多年心血的晴隆縣文物管理所所長陳亞林說,從60多年前運送戰略物資的卡車,到如今追求速度與激情的賽車,“二十四道拐”上跑的雖然已是不同類型汽車,但體現的卻都是在艱險中迎難而上的挑戰精神。

  位於貴州晴隆縣城南1公里處的“二十四道拐”盤山公路始建於1927年。1942年,美國公路工程部隊修築滇黔公路時,將“二十四道拐”改建成“史迪威公路”中的重要通道。當時,它每月承擔著15000噸抗戰急需物資的運輸任務,因此被稱為“抗戰的生命線”。

  1943年,美國隨軍記者巴特拍攝發表了一張照片——長長車隊沿著“二十四道拐”“S”型的陡峭山路,從幽深谷底向險峻山頂緩慢爬行運送物資。照片所顯示的奇偉卓絕的景象,成為中美盟軍團結抗戰壯舉的濃縮而轟動世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