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體育時評:體育與公眾都需要真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8 09:06:03  


  中評社北京8月8日電/新華網報道,從“麗江衝突”到“青島內訌門”,中國短道速滑隊這支一年多前還在溫哥華冬奧會上大放異彩的英雄隊伍,在一場“羅生門”的鬧劇中元氣大傷。

  而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4日深夜作出開除王濛等人的處罰決定,並沒有為此事畫上句號,反而激起了隊裡不少隊員的激烈反彈,眼看就要成為新一輪矛盾的導火索。

  冬季中心的處罰聲明,似乎認定責任全在王濛、劉顯偉等隊員一方,而當事另一方王春露完全免責。而且,聲明只簡要概括了事發當晚的情況為“王濛等人違反隊規外出飲酒未按時歸隊”、“追打領隊和助理教練”,並沒有介紹衝突的起因,也沒有還原細節。對這起事件,冬季中心到底進行了什麼調查,聽取了哪些人的意見,結果如何,仍然是雲山霧罩,諱莫如深。這無疑降低了處罰的公信力。

  處罰之後,王濛立即高調表示要召開新聞發布會說明“事實”;國家隊主教練李琰也打破沉默,指責領隊王春露在管理上拉幫結派,製造分裂,是最終導致青島衝突的根本原因;據說,還有不少支持王濛的隊員也表示“不幹了”。到底什麼是“事實”?主教練和領隊為何針鋒相對?這些也令人疑竇叢生。這已經不僅是簡單的一時口角衝突,而令更深層的管理矛盾露出了冰山一角。

  在處罰決定作出之前,雙方就已經有互相矛盾的言辭見諸報端,冬季中心對這些截然相反的說法並沒有作出澄清和解釋。而李琰作為國家隊主教練,她的話有沒有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和考慮?

  總而言之,冬季中心調查之後,真相依然不明。

  中國體育的聽證制長期缺位,取而代之的是“內部調查”,而調查人一般是領導層。作為運動隊長期封閉性訓練體系的延伸,所有矛盾都習慣在內部消化。許多運動隊在矛盾產生時,首先是息事寧人,以大局為重,家長式簡單粗暴的解決方式因此成為常態;板子打下來,就成為定局,也沒有個申訴期和類似於“體育仲裁法庭”的機構。事情為什麼發生?到底誰對誰錯?真相往往面目模糊。

  但所謂“以大局為重”而不明辨真假對錯的調查結果,只能換來一時的沉默,而無法阻止最終的爆發。

  任何突發事件,公眾都需要及時、全面、真誠的信息公開。對於這支“金牌之師”愈演愈烈的內訌,主管部門有責任還原真相,公開真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