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打球與信仰 林書豪應感謝“因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26 00:48:06  


去年5月,林書豪與其父母親和弟弟一起回到平湖祭祖尋根。圖為他與平湖粉絲一起打籃球。
  中評社台北2月26日電(作者 江佩珊)最近,美國NBA籃球賽尼克隊華裔球員林書豪,在這一季的比賽裡,有幾場球賽表現優異,整個觀眾為他瘋迷,甚至世界各地的民眾看到一個華裔人士如此傑出,無不隨喜讚歎,媒體輿論也對他寵愛有加,不斷的大篇幅報道表揚。

  這是一件令人讚賞的好事,唯林書豪在每一次談話時,都不忘記提及“感謝上帝”、“我為上帝打球”、“我一切都聽從上帝的”等等,這就令人有不同的看法了。林書豪從小在教會長大,受教會付予他任務,就像過去天主教有所謂“歸主隊”,以球傳教,宣傳信仰一樣,影響所及,在各報章媒體報道下,大批年輕人都要和林書豪跟進,去信仰基督教了。

  其實,這些年輕人的盲從是錯誤的。信仰是個人心靈的所歸,心靈的力量,並不是要把每一件事情都歸於上帝。你贏球了,說是感謝上帝,那麼你輸球了,要感謝誰呢?看到林書豪的幾場贏球,說“這是上帝的力量”,現在也有幾場的輸球,不知道這應該又是誰的力量呢?

  所以,應該體育歸體育,信仰歸信仰,二者不可以混為一談。基督教在西方傳教,對社會固然有貢獻,但是有一些道理不能太過牽強。好比,有一個高中學生進入教會後,回到家裡每逢吃飯他就禱告:“感謝上帝、感謝主,賜給我麵包、賜給我牛奶。”他的父親一聽,大為光火,上前一個巴掌:“你吃的麵包、牛奶,是老子我辛苦賺錢給你吃、給你喝,你怎麼感謝上帝不感謝我呢?”所以,信仰傳教太過偏激,不能圓融,也是自己求執,不能超脫偏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