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工人日報:中超“德比”好花不常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12 10:47:30


 
  近幾年來,隨著中超各隊持續加大投入,中超賽場的“德比”大戰再度成為焦點。尤其是在2012賽季,隨著足壇新貴大連阿爾濱和廣州富力的強勢衝超,再加上南昌衡源回遷上海更名為上海申鑫,使得當賽季的中超賽場一下子出現了大連、上海和廣州這3個同城“德比”。

  中超賽場的同城“德比”一度風光無限——據統計,2012賽季大連實德與大連阿爾濱的兩次交手,現場球迷均超過4萬;兩回合的廣州“德比”,恒大主場球迷接近5萬人,平時場均上座率不過萬人的富力,回到主場越秀山迎戰恒大時也吸引了超過3萬人到場觀戰;申花與申鑫的上海“德比”,場均觀眾人數也接近3萬……

  然而,經歷過初始階段的新奇和火爆後,中超“德比”在隨後的兩個賽季中迅速降溫。2013賽季,隨著大連實德與阿爾濱俱樂部合併,才誕生僅1個賽季的大連“德比”戛然而止;上海灘的中超陣營雖然又增加了上海上港,但申花的動蕩和申鑫的羸弱,使得上海“德比”逐漸名不副實;廣州“德比”更是隨著恒大的一枝獨秀而興味索然,很難再引起廣州球迷的共鳴。

  以本輪廣州“德比”為例,雖然富力在瑞典名帥埃裡克森的率領下進步明顯,但本場比賽的現場觀眾不足3萬人,遠低於恒大主場的平均上座率。從技術統計來看,兩隊均不足10%的傳中成功率和不到40%的射正次數,反映出本場比賽的技戰術水平和比賽質量確實一般。

  除了上海和廣州的同城“德比”,另外一些被冠以“德比”之名的中超比賽,如北京國安與天津泰達的“京津德比”,遼寧宏運與大連阿爾濱的“東北德比”等,無論是歷史積澱還是競爭程度都與“德比”相去甚遠,難以算作真正意義上的“德比”大戰。

  對於中超“德比”的風光不再,曾在蘇格蘭鄧迪隊效力期間經歷過與鄧迪聯隊的“鄧迪德比”的前國腳範志毅認為:“不少中超俱樂部都是靠政策生存,俱樂部的功利和動蕩決定了中超‘德比’缺乏底蘊和延續性。沒有歷史和文化的積澱,‘德比’不過是孤立的一場比賽,難以對球隊和聯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