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奧運金主點評:鄒市明“中國式打法”獨辟蹊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24 15:21:52  


鄒市明為中國奪得首枚奧運會拳擊金牌
  中評社北京8月24日電/鄒市明今天在拳擊48公斤級決賽中獲勝,為中國奪得本屆奧運會的第50面金牌。這是中國人獲得的第一枚奧運拳擊金牌,他賽後說,他的這枚金牌是中國人的金牌,他用拳頭在奧運會上展示了中國人的力量。

  這枚“中國人的拳擊金牌”,某個角度看也可以說是“中國武術加西洋拳擊的金牌”。因爲從鄒市明的經歷看,他先是練習武術,後來又練習散打,最後轉爲拳擊。外國拳手將他遊走避重、遇隙即進、步法靈活、後發制人的打法稱之爲“海盜打法”,感覺上與鄒市明對陣有一種“有力使不上”的感覺。

  其實如果對照中國武術中太極拳的技擊理念,強調的就是後發制人、借力打力、以靜制動、避實就虛,簡單而言,就是在多數時間“防守反擊”。一般來説,進攻方出手的時候,就容易露出空檔。如果能夠抓住空檔,就由後發佔據了主動。鄒市明的打法,顯然非常貼合中國武術的一些精華理念。

  當然,將這種武術理念幻化到拳擊之中並非易事,首先要有武術功底,中國武術門類多種多樣,其中可以為拳擊借鑑的也不少,比如強調遊走的八卦掌。其次還要真正理解中國武術可借鑑部分的精粹,並轉化到拳擊步法之中。

  或許,鄒市明這種“中國式打法”的成功,與中國恢復拳擊、散打運動二十年以來的發展有一定的關聯。1987年中國剛剛恢復拳擊運動時,不少中國拳手的身上就有武術的影子。而其後不久在武當山舉行的全國散打比賽,由於規則的限制,來自西方的拳擊與產生於中國的武術散打就有一定程度的合流。出於安全考慮,散打選手被要求帶拳套,比賽中計點。這樣傳統武術中的掌、指用不上,反關節也不准用,結果傳統武術派的選手儘管訓練多年,但是在當時的規則下,往往負於“學院派”;因爲學院派選手在訓練上更注重拳擊技術的訓練,在當時的規則之下進攻更加有效。當時“傳統派”和“學院派”曾爲此產生激烈的爭論,“傳統派”甚至認爲那種比賽規則根本不能體現中國武術的特點。但是當時的規則就是那麽定的,也正因爲如此,當時有不少具有武術功底的散打選手都不得不學習拳擊。

  中國武術博大精深,在技擊方面自然有獨到之處。從鄒市明在拳台上的步法看,的確是異常快速,發現空隙迅急進攻的意識和能力都非常強,講求的是靈活性、有效性而不是僅僅好看。這當然與鄒市明本人的特質有很大的關係,但是“中國式打法”對於力量上不佔優的中國拳擊選手來説,應該是一種獨闢蹊徑的打法,值得未來年輕拳擊選手總結仿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