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評論:深圳大運會當著眼“千秋之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4 16:53:16  


大運會開幕式籌備進入最後倒計時
  中評社北京8月4日電/第26届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召開之際,深圳市委市政府表達了舉辦大運會“要爭一時更要爭千秋”的決心,這表明此次國際性賽事帶給深圳的將不僅僅是一個夏天的榮耀,將成為這座城市走向現代化的歷史新坐標。遵循這一理念,深圳在辦會過程中拒絕短視、立足長遠,作出了許多令人贊嘆的創舉。

  “自願限行”正是其中的創舉之一。擁有1400萬人口的深圳汽車總量已超過200萬輛,大運期間交通保障難度之大可想而知。但深圳沒有採取強制性限行,而是鼓勵市民“自願申報停駛”,其中深意令人回味:強制性限行易操作、收效快,但其作用僅限於一場賽事,對城市發展沒有“附加值”;“自願限行”卻給了市民一次自願參與城市管理的“演練”機會,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演練”,這個城市終將形成自動的、應急的自我調節機制,由此實現一個成熟社會所應有的高效管理。從這個意義上講,“自願限行”可謂一舉多得、功德無量。

  深圳將大運會主場館建在原屬“關外”的龍崗區,也是一項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創舉。30多年來,深圳發展速度令人稱奇,但其發展質量尚不盡如人意,尤其是原特區外文化、教育、體育等民生“欠賬”多。近年來,深圳歷届領導班子均致力于推進特區一體化發展,大運中心選址龍崗,地鐵網絡向特區外延伸,深圳舉全市之力建設“關外”,“關外”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迅速躍升。貫穿龍崗的“深惠路”與深南大道一樣寬闊順暢,這是深圳奉獻給大運會來賓的見面禮,更是奉獻給這座城市民眾的恒久財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