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2012中國體壇財富榜出爐 李娜蟬聯第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07 14:57:49  


5、梁文衝身價1550萬元
 
  作為職業化體育的排頭兵,足球和籃球兩大項目是國內開展職業聯賽最早的,後來排球也推行了職業聯賽。然而,由於體制和管理的原因,中國三大球聯賽存在著太多非職業化元素。以職業化發展最早的足球聯賽為例,多年來,中國足球從管理層開始就缺乏職業規劃的“頂層設計”,無論是戰略構想還是其具體實施上,都充滿缺陷,這個根本性的問題不解決,光靠資本燒錢的模式持續不了多久。上海體育學院教授、知名體育賽事運營專家劉清早認為,甚至直到今天,中超依然沒有建立起良好的商業模式,運營上存在太多問題。比如在服裝問題上,當年南勇用統一招商方式,剝奪了各俱樂部的自主經營權,同一家贊助商簽下了長達10年的合同,而這份合同俱樂部想看都看不了,根本不了解自己的權益在哪裡。“獲得壟斷資源的這家企業服務意識也不夠,今年春訓俱樂部球員居然還是穿著去年的服裝進行的。”再比如,國安投入足球20年,基本上是把它定位為回報社會的“公益行為”,而根本就沒有自身的造血功能。

  與足球相比,籃球聯賽也好不到哪裡去。儘管近幾年的中國CBA聯賽還算是紅紅火火,可是與完善的職業化俱樂部相比,中國籃球職業化道路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其中在轉會制度、經營理念、造血機能、選星模式、運作體制等方面都存在著太多的問題。當年,姚明、易建聯相繼闖蕩NBA,一度令中國籃球前空火爆。可是近幾年里,姚明退役,易建聯回家,大巴和大郅都老了。如今,易建聯的收入暴跌,一方面是個人技戰術能力停滯導致的職業道路不順,也直接反映了中美職業體育發展的差距。再加上,巴特爾、王治郅和朱芳雨都已接近職業生涯暮年,很難指望他們未來還能為中國籃球做出太多貢獻。相比本土球員的星光黯淡,CBA引進的國外大牌倒是越來越牛、年薪越來越高,但自己的造星能力卻遠遠跟不上。中國隊甚至對於能否在亞洲稱雄都沒有絕對把握,CBA還是沒有哪個俱樂部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負盈虧,與絕大多數足球俱樂部一樣,更像是企業回報社會的“公益之舉”。

  至於排球聯賽那就更加寒磣了。目前,很多參加排球聯賽的主力隊員月收入只有4000元左右,這還不及部分中超足球隊單場贏球獎金的百分之一。為此,外界也曾指責過中國排球聯賽的“業餘”。面對外界輿論壓力,國家排管中心主任徐利曾在情急之下說出實話:“我們從來也沒有說過,中國排球是職業聯賽!”那到底是什麼聯賽呢?難道是重走專業化老路的偽職業聯賽?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