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足協“U23新政”擋了誰?年輕球員或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27 10:05:48


 
  但人數多只是一方面,殘酷的現實是這些球員中能踢上比賽的并不多,根本原因是他們尚不具備征戰中超的能力。記者經過統計發現,這些球員中只有30多人在2016賽季有過出場記錄,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替補登場,且出場次數寥寥。

  目前真正成為球隊主力的U23球員只有建業隊的後衛李曉明和華夏幸福隊的後衛廖均健,兩人上賽季分別首發17場、28場。建業隊的後衛鐘晉寶和華夏幸福隊的後衛高准翼可稱為半主力,其他球員連主力替補都談不上。

  以國安隊為例,2016賽季給3名U23球員報了名:單歡歡、張岩和魏鑫,但只有單歡歡有過替補出場的經歷。兩次替補登場,17歲的單歡歡一共只踢了63分鐘。由於單歡歡和張岩分別司職中鋒和門將,因此幾乎可以肯定,新賽季他們在國安隊不會有出場機會。備戰新賽季期間,國安隊已經召回了幾名曾被租借出去的小將,其中包括幾名踢邊後衛的球員,目的也是為了應對“U23新政”。

  有觀點認為,將至少2名U23球員列入18人比賽名單的做法值得肯定,但“1名U23球員應為首發”的硬性規定就值得商榷了。首先,U23球員的能力是否滿足中超比賽的要求是問題之一,另外使用球員的權力屬於主教練,足協不能越俎代庖。

  一些年輕球員或遭棄

  “U23新政”對衆多1994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年輕球員也將產生重大影響。由於國奧隊及各地方相應梯隊的設置,國內1993年齡段職業球員不少。據統計,上賽季在中超注册的1993年出生球員有70多人,比1994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球員還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