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亞運場館不僅算經濟賬 更注重可持續利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27 08:53:55


  中評社北京9月27日電/舉辦大型賽事,體育場館的建設成本非常高,如果建設之初沒想好,賽後的可持續利用往往陷入困局,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前不久有媒體曝出,2004年希臘雅典奧運會的場館已經幾乎全部廢棄。在場館的利用上,仁川亞運會倒是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地方。

  注重可持續利用

  仁川亞運會組委會提出,要開創亞運會辦賽新模式:現有場館能夠利用的,就不新建;新建的場館,必須考慮到賽後利用;場館與城市規劃和社區建設融為一體,沒有整齊劃一的場館群。 

  本次亞運會的舉重館搭建在草地上,場館周圍有許多鐵皮房,涵蓋了媒體、志願者等工作室和洗手間等場所。舉重場館原本是一個小公園,這些鐵皮的房子都是臨時搭建起來的,亞運會結束以後會被拆掉,公園將恢復如初。

  2001年建成的文鶴競技場是“再利用”的典範。該場館由一座游泳館、一座棒球場和一個足球場組成。仁川南區市政府沒有選擇新建場館,而是對場館做了適當的改建和裝修,共省下4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3.54億元)。

  本屆亞運會新建的主體育場“夢之場館”,建設時考慮最多的就是可持續利用。一方面要省錢,一方面要達到6萬個座位,最後的設計方案是建造一個能容納3萬人的體育場,再增加3萬個臨時座位。這樣,減少了三分之二的建築、運營和維護成本,而永久性席位可以放置在最佳位置。亞運會後,各種品牌的商家,都會進來,這裡將成為仁川最大的複合型文化空間。

  新建的桂陽射箭場和玉蓮射擊館,由於承載的項目都是普通市民很少能接觸到的,賽後將以低廉的價格讓市民來體驗; 江華島的墓支石體育館舉行跆拳道和武術比賽,賽後將改建成具有當地特點的室內野營場所。

  開弓沒有回頭箭

  據韓國媒體報道,有八成民眾對亞運會“漠不關心”。但若認為韓國民眾真的討厭亞運會,就錯了。

  52歲的當地公務員韓女士告訴記者,仁川的中部和東部是老城區,如今人口正逐步向周邊的新城區遷移。本次亞運會的許多新建場館落成在新城區,多少填補了那裡體育資源的不足。此外她也坦言:“看到自己的家鄉能辦一場這樣大的比賽,也算是一件開心事。”

  大學生志願者曹永齊看重亞運會對自己家鄉的廣告效應,認為增強了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使城市形象為更多的人認知。近300萬人口的仁川是韓國的第三大城市和第二大貿易港口,但以往受到的關注不高,當地民眾也希望亞運會給自己的家鄉帶來點新氣象。出租車司機老樸的一席話很能代表韓國人的普遍心態,“既然當初申請了,就不能後悔了,這可關乎誠信。”

  辦亞運是件吃力不討好的活兒,但我想,民眾更願意接受現實,更願意看到亞運會好的一面。

  兩全其美不容易

  “先要做到不虧,再想辦法盈利”,這是仁川亞組委秉持的原則。不過,他們低估了亞運的“胃口”。

  為舉辦亞運會,仁川目前負債額已經達1.2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71億元)。據當地政府估算,這筆錢要到2029年才能全部還清。“原本希望舉辦一場細致高效的大會,但現實是不得不更加勒緊腰帶。”亞組委主席金榮秀說。

  體育大賽組織工作紛繁複雜,何況“手頭緊”,於是一個個差錯接踵而來:運動員班車晚點,亞運主火炬熄滅,羽毛球館停電,主新聞中心電梯故障,供應給運動員的盒飯過期……

  但是,綜合性運動會往往成為主辦城市甚至東道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契機。歷屆亞運會幫助過一些城市獲得跳躍式發展,然而這些年,亞運會有漸漸淪為雞肋的趨勢,已經很少有國家(地區)願意接辦。既要辦好亞運會,又希望達到盈利,東道主還真得有足夠的智慧和能量。(來源:《解放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